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2-12-16
“昆山之链”旨在依托昆山南部水乡丰富的湖荡资源和生态岸线,打造世界级江南水乡湖链。图为沐浴在晨曦中的“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袁雪飞
时至初冬,走在位于昆山旅游度假区的“昆山之链”首链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仍然是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美丽景象,这里正是长三角示范区协调区的示范性项目锦淀周一体化生态提升EOD项目。
所谓EOD模式,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不高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2022年6月18日,“长三角示范区协调区锦淀周一体化生态提升EOD项目”正式通过国家开发银行总行会议审议,落地昆山旅游度假区。该项目总投资118.97亿元,是江苏省首个超百亿元EOD融资模式落地项目,也是苏州市首个以EOD模式融资成功落地项目。该项目授信总额95亿元,授信额度位居全省EOD模式融资项目之首。6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昆山市积极抢抓这一重大机遇,长三角示范区协调区锦淀周一体化生态提升EOD项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并成功与国家开发银行苏州分行签约,最终获得3.3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支持。
近年来,昆山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勾画现代化目标”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围绕聚力建设新城市、大力发展新产业、全力布局新赛道,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连续18年荣登全国百强县市榜首,奋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
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协调区
2020年6月发布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将昆山的锦溪、淀山湖、周庄三镇纳入示范区协调区。这对昆山来说,又是一次“家门口”的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昆山向来都是一个善于抢抓机遇的城市,也正是凭着这种不等不靠、唯实唯干的主动精神和责任担当,开创了闻名全国的“昆山之路”。
当年,昆山便作出“整体提升锦淀周一体化发展水平,悉心打造示范区协调区和虹桥商务区配套合作区,做实旅游度假区,建设昆山南部生态宜居滨湖城市副中心”的决策部署。显然,这一改革创新就是要利用昆山旅游度假区这个省级开发区平台,统筹整合昆山南部锦溪、淀山湖、周庄三镇的资源要素,以一个整体来对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示范区协调区。
据昆山旅游度假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多以来的实践证明,推进度假区和锦淀周一体化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比如,能够改变原来三镇各自为战、分散用力的状况,以锦淀周三镇“小一体化”服从和服务于长三角“大一体化”;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源价值,优化空间布局,整合优势资源,发展新兴产业;有利于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打造高等级公共服务区,推进一批民生实事工程,补齐民生短板;有利于在更大范围谋划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形成生态治理保护的合力。
高标准打造“昆山之链”,持续擦亮江南水乡生态本底
11月12日,昆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建筑学院及美国贝依多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德国珮帕施城市发展咨询等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共同发起的2022“元点设计论坛”暨大师联创工作营举行,提出把“昆山之链”打造成世界观察、阅读、解读江南文化的重要窗口。
“昆山之链”旨在依托昆山南部水乡丰富的湖荡资源和生态岸线,有效利用现状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景观和设施提升改造,构建“三道六线”交通体系,分级分类布局昆恋驿站,营造“一轴五线”活力空间,绘就一链三象、六宫六苑、二十四驿、二十四园为特色的新江南“清明上河图”,打造世界级江南水乡湖链。
据了解,“昆山之链”首链工程位于昆山旅游度假区,全长48公里,以昆曲“六宫十二调”作为分段方式,分为缘甸、锦溪、孟堤、莲湖、尚明、淀湖6个区域。目前,已完成首链缘甸段建设,构建骑行线、跑步线、游船线等,串联祝甸砖窑文创区、计家墩理想村、锦溪古镇,形成区域联动。
“昆山之链”既是生态建设,也是民生工程。一方面,通过这条链把原先分散的慢行廊道进行贯通,起到串珠成链的作用;另一方面,结合昆山旅游度假区正在策划的“东方湖区、领秀江南”全域水乡文旅综合体项目,统筹整合沿线闲置低效资产资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湖区特色项目,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增收。
盘活存量空间载体,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当前,像昆山这样的先发地区,资源要素瓶颈制约更为严峻。为了探索破解之道,昆山多年前就提出要眼睛向内、深挖潜力,坚持向存量要增量、向增量要质量。
助推存量空间盘活,也是长三角示范区协调区锦淀周一体化生态提升EOD项目的题中之义。该项目将旅游度假区内低效用地腾退、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文旅培育与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产业培育、乡村振兴建设等工作有效结合,整体性谋划、一体化实施,用生态环境改善来激发产业升级的潜力,用产业升级的红利覆盖生态改善的投入,探索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资源、产业开发项目有机融合,解决生态环境治理缺乏资金来源渠道、总体投入不足、环境效益难以转化为经济收益等瓶颈问题,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资源化、产业经济绿色化,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昆山滨湖新城集团董事长奚敏华介绍,未来将借助EOD项目工具包,投资98.4亿元,利用3~5年时间对昆山旅游度假区内土地利用率低、产出效益差、能耗高的老旧工业企业用地实施收储腾退、改造嫁接,新建改建一批绿色科创产业园区,加快形成以“总部研发+高端制造+消费电子”为主体的创新产业集群,大力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智能网联等高端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昆山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赵姝介绍说,长三角示范区协调区锦淀周一体化生态提升EOD项目是以生态治理为导向,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探索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换路径,从而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产业发展水平提升的双赢。该项目的实施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更是积极推动环境治理模式创新、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与城市、产业开发融合共生的有效载体。下一步,昆山市发展改革委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筑牢经济发展“软环境”,拿出更多硬招实招新招,持之以恒助力企业在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