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与改革

涉县在不断探索中开创人才培养新纪元

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2-10-26


扎实做好乡村会计培训,整体提升乡村会计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水平,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管好用好各类资金,更好的为乡村振兴服务,把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财务关。作为县级财政主管部门,如何锤炼一支高水平的会计培训专业队伍,一直以来都是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涉县财政局首先从选拔优秀师资入手,组织深入基层调研,注重标杆培养,发挥标杆带动。寻找接地气易消化的培训突破口,编写培训教材,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培训模式。抓重点,攻难点,分类施教,循序渐进,逐步摸索行之有效的培训新方法。

一、转变以往集中培训老套路,淘汰大水漫灌式的低效率培训。一段时间以来,坚持集中培训多是集中时间、集中受训人员就课本上固化内容进行讲授。存在教师不熟悉农村实际情况、又无完整实用的农村政策和财务管理教材、参训人员多、培训时间短、课堂纪律差等问题。培训重点在哪里?实践证明,集中式培训方式效果差,容易走过场,不能很好解决财务管理上的实际问题。而通过减人增次、缩面加点、编组培训等方式效果明显。

二、精选培训机构,优化师资队伍,深入基层调研,尝试编写实用和接地气新教材试听、审核定稿工作。一是在全县范围内遴选高标准的、了解本地实际情况的培训机构和土专家,提出目标任务,重点培养。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师资培训,进一步丰富知识,熟悉业务。采取委托培训方式,为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到县纪委咨询近年来发生的农村干部经济违纪案例剖析。作为编写教材的材料予以收集,培训期间还邀请纪委联合授课,穿插包括内控制度在内的内容,编写较为完善和实用的综合性培训教材。每年组织培训机构教师用一个多月时间深入乡村,看账证,找问题,结合基础理论知识不断更新。三是初稿完成后再组织部分乡村干部试听,提出不足再修改。对修改教材政策性、时效性、实用性、针对教材资料由局内高级、领军会计人才结合进行再审核定稿。为了开班后,每一堂课都有学员提问、讨论、课下和学员交流环节,根据咨询到的新问题再整理修改,力争使培训内容更加完善,达到精细培训目的。

三、立足实际,动态更新,不搞讲学分离,切实以学员能够消化吸收为培训目的。一是进一步征求各方意见。采取以乡镇为单元组织培训的方式,参训人员从单纯财务人员扩大到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使农村三大角都能接受培训,以此促进基层工作者对“三农”政策的了解。二是选准思路,找对方法。踏踏实实扑下身子去做。从每一个细微环节做起,力求做到每一句话、每一个案例都切中要害,解决问题。及时组织培训教师对上年培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事后基层会计人员反映的具体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补充丰富教材内容。对每一个乡镇开始培训前,进乡入村搞调研,掌握本乡镇各村经济、财务活动情况、财务管理现状,和乡村干部座谈,发现新问题,从业务角度探讨解决方法,并充实到教材中去。三是课堂讲授不搞讲学分离。每讲一个案例都要给学员消化时间,没有听明白的地方或有疑问随时提出来课堂解决,课间及时与学员交流,收集意见,整理后在下一讲开讲前和大家共同解剖分析,力求融会贯通,获得最好效果。

四、小范围培训之后的进一步探索——会计业务水准和素质差距引发的培训新思路。科学分班。根据基层会计业务水平不同,将培训教材和参训人员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加上村办企业专题班共“四个班级”,初级班侧重于会计基础课程,即针对零基础学员;中级班侧重于已有一定会计基础,但业务还不够熟练的学员;高级班针对业务比较娴熟的人员即“老会计”,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培养其传帮带本领,为巩固基层会计队伍建设服务。对于有要求初、中、高三个班次都参加的学员予以支持,依据不同班次考卷测试结果是否合格确定晋级对应班次。培训内容增加项目招投标管理、村集体会议记录规范等实务内容,开设专题班;编制村办企业会计培训教材,有针对性的将依法纳税作为重要培训内容,因材施教,更好的为村办企业服务。

五、利用影视手段,配合传统授课,不断探索创新,巩固培训成果。在科学分班之后,为加强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和专业技能的巩固和提高,涉县财政局还制作了微电影《困惑》和《街灯亮了》。微电影《困惑》立足于警钟长鸣,教育基层干部遵纪守法不触碰政策红线,依法依规使用好支农惠农资金。《街灯亮了》从街灯亮化、街道硬化、厕所改造和农村致富项目带动等多个方面,反映村干部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和乡村振兴中做的大量细致工作,通过微电影宣传支农惠农政策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培训新模式。

六、通过试卷问答模式,让学员完整核算整个账务处理流程,整体提升基层会计综合水平。根据以往培训经验,为强化学员刻板效应,熟练掌握一整套完整的会计核算流程。在初、中、高晋级培训思路的基础上,筛选身边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按照乡镇企业全年真实业务编写培训新教材,通过完整的核算流程解读业务实操,让学员能够完整领会会计核算规范。通过这种培训模式,既可有效提升学员专业技能,还等于为学员提供了一本业务实操指南,在今后的业务实操中遇到类似困惑性问题,可以随时查阅新教材,规范业务核算,切实保障核算数据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七、通过真帐实操电脑录入,整体提升基层会计电算化实操水平,全力推进会计电算化进程。近年来,涉县已全面推行会计电算化和村财乡管,但部分基层会计并不能独立完成会计电算化,仍旧是依赖代理机构统一录入,严重阻碍了会计电算化进程,基层队伍建设依然面临困惑性挑战。会计电算化整体水平提升刻不容缓。在真帐实操的同时,要求学员对每一笔业务进行电算化实操,熟练掌握。以更好的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达到综合水平同步提升的目的。

八、不断探索,多管齐下,拓宽思路,创新发展,扎实提升培训质量,通力巩固培训成果。从集中培训大水漫灌到小范围培训分乡镇办班;从原来统一流通的培训教材到深入基层调研,编写更实用和接地气新教材;从初始的讲学分离,到后来的课堂互动现场消化;从原来的分班不分类,到初、中、高三个班次的分类施教;从课堂讲授到网上网下咨询辅导;从通过微电影小视频手段插入课堂模式活跃学习气氛,到综合考核考评,巩固培训成果;从手工记账到电算化辅导真账实操,是会计培训工作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更是涉县财政局各位领导高度重视、通力支持的提现!   (李建军)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