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

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抽水蓄能发展任重道远

来源:中国改革报作者:郑声安时间:2022-06-29

 

郑声安

日前,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抽水蓄能行业分会共同筹划编写的《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1年度)》正式发布。这是抽水蓄能行业内首次发布的年度发展报告,聚焦发展规划、勘测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各环节进行了系统总结,回望了过去5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抽水蓄能产业发展的工具书。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结合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变革、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

在过去的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保持了跃升发展态势,各主要能源品种装机规模均保持世界第一,风电、光伏发电装机首次双双突破3亿千瓦,在总装机中占比达26.7%,并成为新增装机的主体;常规水电新增投产约1800万千瓦,为近年来新高。与此同时,抽水蓄能新增投产490万千瓦,为历史第二;核准规模为1370万千瓦,首次超过1000万千瓦。

2021年是我国抽水蓄能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随着风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作为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全生命周期最绿色的长周期储能方式,抽水蓄能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国家能源局等部委颁布了指导抽水蓄能行业15年发展的重大规划——《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抽水蓄能行业迎来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发展的新格局。

展望未来,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更需全体行业同仁“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汇集行业力量,凝聚集体智慧。面对抽水蓄能发展的新任务、新使命,笔者在此提出几点思考。

一是加强新增站点纳规工作。结合抽水蓄能跨区域配置、新能源消纳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需要,以及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大型新能源基地和西南清洁能源基地开发中水风光蓄一体化、风光蓄一体化应用的新场景,进一步开展抽水蓄能选点工作,优选一批经济指标优、工程建设条件好的项目,推动纳入《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在中小抽水蓄能电站方面,优选一批建设工期短、距离新能源和负荷中心近的项目,并积极推动示范工程,作为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有益补充。

二是加强产业链协同。在当前抽水蓄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确保产业链各环节联动发展、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保障能力至关重要。当前来看,勘测设计行业要一马当先,众多项目需要在“十四五”核准开工,各方都在呼吁要加快前期工作。如何实现加快的同时,保障勘测设计的深度和质量,是当前行业必须解决的问题。随着项目开工数量的增多,施工能力、设备制造能力、设备安装能力、产业链资源供应能力等都需要提前谋划和布局。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下一步将通过开展产业链监测和行业培训、交流及标准化等工作,加强产业协同与能力提升,助力抽水蓄能产业的发展。

三是加强多产业融合。一方面,要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抽水蓄能是环境友好型工程、安全工程。另一方面,在当前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和拉动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要加强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抽水蓄能风景秀美、交通便利的优势,将抽水蓄能与地方旅游、康养和乡村振兴建设紧密融合,建成众多的蓄能产业生态文明示范区,把抽水蓄能项目区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省内闻名的旅游景区,打造成为县内居民周末闲暇必去地和打卡地,切实推动项目区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作为国家发展水电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凝聚广大水电行业同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促进水电及可再生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双碳”发展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