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风雨同舟 “志愿红”筑起“青春堤坝”

来源:中国改革报作者:龚成钰 何泉林时间:2022-06-27

 龚成钰 何泉林

暴雨如注,江水猛涨;浪涛汹涌,洪流肆虐。

6月以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广西平南县各大小河流水位不断上涨,多个乡镇出现道路塌方、农田冲毁、水位超警戒线、低洼地带村民房屋被淹等险情。

洪水无情,龚州有爱。一支支青年突击队、志愿服务队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在风雨中书写青春担当,在防汛救灾一线筑起“青春堤坝”。

逆水前行 防汛有我

6月17日,同和镇又迎来新一轮强降雨,多地塌方,道路被淹,交通受阻。同和镇广大党员和各村志愿者组成的防汛应急队、“党员巡逻队”迅速行动,对各村农户进行汛情排查。

平美村第一书记郑华维在六上、六下屯查看汛情时,发现水淹道路,放学的小学生无法通行。郑华维仔细勘察水位和水流,确认成年人可以安全通过后,立即安排党员志愿者护送学生通过水淹路段,大手拉小手,最终安全有序护送学生回家。

这样温情的一幕并非个例。汛情发生后,低洼易涝区、老旧危房、临时建筑物、易垮塌边坡、河道沟渠、田间地头里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

在武林镇上旺村,平南县司法局16名党员干部坚守各个警戒点,协助排查水塘、林地等重点区域、转移潜在风险群众、清理道路塌方的淤泥和树枝、对存在险情的地方拉警戒线,并挨家挨户上门告知群众安全警示信息,宣传汛期灾害和避灾知识。共协助清理塌方13处,转移群众15人。

在官成镇新平村,县自然资源局、官成镇志愿者在巡查中发现一处道路塌方,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群众出行安全和生命安全,志愿者们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上报,并对过往车辆和出行群众进行疏导、提示,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快速清理道路淤泥,全力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在丹竹镇丹竹社区,一支由16名“准大学生”组成的志愿队伍积极参与防汛志愿宣传工作,入户发放极端天气通报、汛情提醒宣传单,提醒群众在极端天气下注意做好自身防范,9天时间内共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合计服务时长超1000小时。

平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志愿服务总队副总队长曾颖介绍,自今年6月以来,全县共组织812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投入到防汛工作中,深入各村(社区),全面开展汛期大排查和抢险救援,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排险。

勠力同心 守护家园

暴雨一轮又一轮,洪水一浪接一浪。

6月14日12时,白沙江水位超警2.11米,紧邻白沙江的大安镇街道、民房、农田被淹,受灾严重。大安镇以汛为令,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安排部署防汛抗灾工作。一时间,党员先锋、学校老师、热心群众齐聚受灾严重的大安古建筑群,拉警戒线、装沙包、运沙包、垒防洪堤,日夜奋战,保卫家园。

持续强降雨天气也给思旺镇造成街道积水、河流水位上涨、房屋农田受损、山体垮塌、道路阻断等灾害。该镇组建19支“党员先锋岗”、“党员应急抢险队”、党员志愿服务队,挨家挨户搜救被困群众,蹚水背起老人,抱起孩子转移至安全地带,夜以继日冒雨疏浚河道,清理被冲毁路段,扛起沙袋垒起防洪堤。累计排查隐患点60余个,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56人,突击救援被困群众6人,设立警戒线20余处,处理因塌方阻断道路9处,堵住干渠缺口6处,拆除有倒塌风险危房旧房10余间,清障30余处。

在大洲镇粤发村,群众叶宗文屋后出现塌方,大洲镇志愿者联合县乡村振兴局的志愿者迅速到叶宗文家清理淤泥,疏通水渠,确保排水安全畅通。

风雨无情人有情。在这次汛情保卫战中,许许多多志愿者冲在抢险救灾第一线,争当汛情“防护员”,在风雨中筑起一道道“青春堤坝”,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6月21日9时,全县共转移群众461人,发生山体滑坡123处,房屋崩塌208处,道路塌方230处,水浸路桥74处,受灾农田4.32万亩,无学校进水被淹,无人员伤亡。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