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稿件作者:时间:2022-06-24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大同作为山西连接京津冀的桥头堡,面向北京的招商工作,尤为重要。”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卢东亮如是说。在招商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好驻京联络处人脉广、渠道多、信息灵的独特优势,在地方政府和中央部委、科研院所、国企、跨国公司之间牵好线、搭好桥,发挥重要载体功能,实现高质量精准招商,是大同驻京联络处积极探索、全力以赴的主要工作方向。
“人脉+资源”全力塑造“双一流”
由于历史和区位原因,大同和北京联系十分紧密。据不完全统计,历年来大同九成以上的外流优质人才在北京,高达数十万之众。丰厚的人脉资源为大同驻京联络处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抓手。近年来,大同驻京联络处利用机构改革的契机,重点加强招商职能,不断拓宽招商渠道,大力营造招商环境。卢东亮组织抽调市直和开发区有关人员,组成北京招商专班队伍,进一步夯实了大同驻京联络处招商力量。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发挥北京密集的部委机构资源、丰富的国企央企资源、种类齐全的商会协会资源、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资源优势,始终聚焦大同亟须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优惠政策,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同驻京联络处主任史波常以“六个千万”的状态和招商人员共勉:千头万绪理思路,千丝万缕找渠道,千家万户拉乡情,千言万语搞宣传,千方百计要政策,千辛万苦跑项目。整个驻京联络处上下同心,众志成城,群策群力,精准招商。
一年来,大同驻京联络处先后为大同市直和各县区对接高科技产业项目和部委帮扶项目70余个,为驻大同企事业单位对接项目10余个,有力促进了大同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如分管副市长赵学斌所说,“运用好一流人脉,利用好一流资源,全力打造驻京联络处这个招商工作的‘双一流’平台。”
“线上+线下”充分运用“双平台”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大同驻京联络处积极探索,另辟蹊径,化危为机,利用外地不便进京跑项目的空档,加大在京招商力度,充分运用好线上视频对接和线下实地考察两个平台,积极与各部委、国企央企、商会协会联系,实行“先线上,后线下,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平台模式,组织召开一系列专题项目对接会。
通过充分的会议洽谈和走访调研,大同驻京联络处对各部委、各企业、各院所近期出台的政策、项目、课题做到了心中有数,再结合对大同市情和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分析,迅速确定了一批能够与大同各部门精准对接的项目,并对招商各环节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做了应对预案。今年一季度,大同驻京联络处逆势而上,成功对接与教育部、农业部、自然资源部、中科院、清华、北大、北航、中铁建、国药、国机、中冶等部门和单位的合作30多项。与此同时,被国管局授予全国防疫维稳先进集体,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内驱+外联”精准扣好“双保险”
没有内部持之以恒的创新和拼搏精神,没有外部好的资源和平台,招商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大同驻京联络处率先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踊跃加入全省、全国招商队伍“大家庭”,与兄弟省市招商机构携手共进,汇聚起引资引智的强大力量。仅今年4月,大同驻京联络处就走访相关企业20多家,邀请有关单位进行座谈10余次,组织了30多位公司老总和项目负责人赴大同考察,发放招商宣传册2000多份,有效宣传和推介了大同的投资环境,大幅提升了大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精准招商,拼的不仅仅是工夫,还是技术。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何破除招商各环节的堵点痛点,如何加强与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如何更好地领会和实践更为先进的招商理念和模式,仍然需要深耕。
(大同市驻京联络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