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稿件作者:时间:2022-06-10
山东临沂市河东区开展高层次人才、高科技成果、企业无缝对接,加快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多年以来,由于科研成果、科技人才和现实生产力对接不够畅通,许多企业有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或转型发展的技术需求,却无法寻求对接高校院所和人才合作;高校院所和高层次人才拥有众多的高科技成果项目,却“藏于深闺无人知”。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推动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创造性提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4.0”新模式,科技服务把方向、线下园区建阵地、线上平台强支撑、科技金融有保障,探索开展高层次人才、高科技成果、企业无缝对接,有效整合了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资源,实现人才、科技、产业、资金优势叠加,推动人才集聚、创新集群,也加快了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构建深度融合的区域创新生态
政策是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保障,环境是激发创新动力与活力的“助推器”。河东区通过梳理完善科技政策,建立科技服务生态体系,营造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土壤”。
一是用足用活用好上级的支持政策。对上级的各类支持政策措施进行梳理,整理印制《河东区人才科技工作手册》,从人才项目、创新平台、科技项目、科技奖励等四个方面进行归纳,对项目申报条件、支持政策等进行明确,确保让企业和人才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争取上级无偿科技扶持资金3000万元,严格兑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科技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支持措施,累计兑现税收优惠2000余万元。
二是建立健全多角度、全链条的河东扶持政策体系。在前期出台《河东区科技进步“五大创新行动”实施方案》《河东区凤凰英才评选管理暂行办法》等6个文件基础上,起草了《河东区科技改革行动攻坚方案》《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综合平台、考核、金融等多项激励措施,在河东区形成了科学全面的科技和人才考核、激励、培育体系。
三是落实科技奖励和优惠政策。河东区财政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逐步增加科技经费规模。今年,河东区本级财政科技预算投入提高到2000余万元。企业的科技投入也不断加大,河东区规模以上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平均达到销售收入的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全部达到5%以上。目前,河东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8.6亿元,同比增长110%。河东区初步建立起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线上”“线下”比翼齐飞
立足临沂市新旧动能转换“十优”产业、河东区“343”产业发展需求,“线下”建设创新综合体、“线上”建设科技大市场,以科技资源共享和供需对接为主要服务内容,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人才、仪器设备、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科技项目、政策信息等科技资源,提供一揽子科技创新综合服务,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线下”园区建阵地。与中国科学院下属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北京中科钛领科技有限公司深入合作建设中科(临沂)创新园,高标准打造临沂市科技服务中心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总占地65亩,建筑面积39,000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依托线下运营能力,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八大平台,搭建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孵化加速、风险投资、人才招引、知识产权、创业路演、政策解读等一站式全链条生态体系。构建平台集聚效应,依托项目引人才,依托人才聚项目。目前,共招引中科梅奥(山东)医学检验有限公司等50多家科技型项目入驻。建立双招双引载体、海外引智工作站,成功申报山东省众创空间、临沂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临沂市创客之家、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站等,加强同日本、波兰、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建立北京人才工作站、上海人才工作站等,加强人才的对接与招引。
“线上”平台强支撑。开发并上线临沂科技创新大数据服务平台、钛领在线临沂频道、沂蒙校地合作驿站App,实现智能匹配,在线预约。各个平台精准筛选海量优质资源,共收录项目58,374个,人才10,301人,设备3990台,专利12,327个,政策2338条,智能匹配并精准推送企业专属的项目、人才、技术成果信息,轻松实现与科技资源的在线无缝对接,构建科技成果转化O2O服务新模式。
完善科技金融保障体系
畅通的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科技金融服务。河东区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探索建立“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市场+投资基金+政策性担保”的科技企业融资模式,打造“评、保、贷、投、易”五位一体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突出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
一是组建了科技孵化基金。与中科院创投、中科创星、国科嘉和、关天资本等合作,设立孵化基金,重点针对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产业进行投资。先后帮助20多家企业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其中万德福冻干食品成功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成长板(乡村振兴板)挂牌。
二是丰富了科技金融产品。相继推出科技贷、孵化创新券等产品,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入孵企业提供财务咨询、融资、基金、并购、上市等服务。山东财经大学临沂金融研究院已为河东经开区完成金融创新整体规划,“金融管家”团队梳理建立88家企业信息台账,提供政策宣传、咨询指导、融资策划等方面的专业辅导,发放18家企业贷款30.6亿元。
三是努力建设临沂科创新城。围绕临沂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大学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研究院临沂中心等院校院所,加速整合集聚高端科技创新资源,以“新七化”“三融合”为内涵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和设基金、建基地、兴基业为目标的“三基工程”作为引领新城发展的核心,全力打造“研发+孵化加速+生产+运营+科技金融+生活”完整创新生态系统的高端科技新城。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科技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