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导报作者:张杉时间:2022-05-1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承、传播、交流的载体和平台,打造文旅品牌成为推进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呈现出了“远途冷,本地热”的趋势,周边游、本地游等正在成为主流,甚至扛起了旅游大旗。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指出,本地旅游产品创新升级,“云展演”等丰富了文化和旅游体验形式。由此可见,各类文化活动与清新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广东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东莞观音山”)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区位,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五一”假期期间,在遵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安排的情况下,东莞观音山在园区内设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示,并设立了约6500车次的停车位,限流、有序举办文化活动。
东莞观音山建园20年来,坚持以高端文化为发展方向,秉承“文化立园、文化建园、文化兴园”的发展思路,并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上,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精心呵护东莞观音山的自然森林资源财富,致力于打造“文化名山”“生态名山”的优秀品牌。
举办新颖文化活动 增加景区文化底蕴
近期,东莞观音山最受欢迎的文化活动之一莫过于首届东莞观音山花朝节。在“五一”假期第一天,东莞观音山特别邀请了抖音拥有百万粉丝的国风大咖化身“石榴花神”领衔十二“花仙”巡游东莞观音山的灵秀山水,为游客演绎花朝盛会。花朝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便受到文人墨客的吟诵。“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清人蔡云的这首《咏花朝》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古有诗人为花朝节作诗,今有东莞观音山搭舞台、邀“花神”、穿汉服带游客到福山福地祈福。
中国楹联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传统文化里最接地气、最有群众基础的一脉。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名山,东莞观音山连续多年举办“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活动,今年更是将奖金提高到108万元。同时,征联要求也不断更新升级,楹联内容要着重彰显名山文化和楹联文化,有时代气息;投稿方式也随着时代创新发展,变更为小程序投稿,方便广大楹联爱好者“随想随投”。
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东莞观音山每年都会推出形式多样,又富有经典意义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丰富游客的精神体验。为打造“文化名山”品牌奠定基础。
为名山添绿色妙笔 增加游客环保意识
东莞观音山一直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以“立足保护、重在自然,贵在和谐、精在特色”为指导思想,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举办环保公益活动,增强游客保护环境资源的意识。近期,东莞观音山工作人员带领游客在景区内会展中心旁边种下“凤凰木”,让游客亲身体验,亲自植树,更能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东莞市某游客表示:“亲自体验环保公益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事,让人收获颇丰,希望东莞观音山能长期举办类似的活动,让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东莞观音山经过20多年的努力,将一座荒山打造成了如今生态环境良好的名山。据了解,东莞观音山目前有18平方公里的原始次生林,拥有着92%以上的森林覆盖率,造就了极高的负氧离子含量的环境。与此同时,景区内现有1000多种植物,属国家保护植物有22种,其中有7种国家濒危保护植物,并且有90%以上的区域保持着原有的地貌和植被。除此以外,东莞观音山还打造了多个园林景观,如凤凰林、生态补偿林、文化艺术林等。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观音山还将文化与生态相结合,曾邀请众多文学大咖,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改革先锋”作家蒋子龙、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贵祥等带头植下文化之树,让市民游客在感受文化艺术熏陶的同时,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