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聪明的城市”让百姓更幸福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1-08-17

□王威

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时说:“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也可以变得更‘聪明’。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步,通过激发数据要素的价值和活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各方面转型。“聪明的城市”不仅有效应对了疫情的多次局部复发,更成为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

应对疫情更加敏捷

我国各城市应对疫情的智慧化手段不断升级。2021年5月,广东再次遭遇疫情局部爆发。面对传播性更强的疫情冲击,深圳市龙岗区快速开发出疫情防控系统。一方面,实现全区疫情态势“一图呈现”,整合近900条确诊人员、2522名密接人员轨迹点,通过“一张图”发布展示;另一方面,做到核酸检测效率大幅提升,依托智能化核酸检测系统,将原有的8个环节大幅压缩至3个环节,实现居民“零手写”和工作人员“零录入”,检测结果“一屏掌控”“一键触达”,保障了采样数据准确性,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据测算,相比2020年同期,核酸检测效率提升至少5倍以上。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疫情防控系统为城市抗疫提供了“硬核”支撑。

龙岗区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敏捷抗疫系统,得益于多年来的智慧城市建设成果。龙岗区通过构建“城市大脑”,建立覆盖全区人、地、事、物的物联感知体系和数据资源体系,实现了对全区整体各领域态势的实时掌控、对各动态指标的可视化监控,能够快速掌握疫情等突发情况的实时数据。同时,通过高性能计算,为分析研判应对工作提供了智能辅助决策,为实现精细化管理、一体化运行联动提供了关键支持。经过本次疫情的洗礼考验,越来越多城市正在建设更高质量的智慧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韧性、保障百姓生活。

服务百姓更加高效

抗疫工作催生了大量智慧化应用,在2021年逐步转化为民生服务的先进载体。

“武汉战疫”小程序诞生于2020年2月8日,是武汉市疫情最艰难时推出的健康码应用,累计使用近5亿人次、总调用近11亿次,对抗疫工作起到重要作用。2021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武汉市及时将“武汉战疫”更名为“i武汉”,拓展延伸健康码服务功能,转型升级为武汉民生服务移动端总门户。“i武汉”系统连接缴费、医疗、养老、社保、交通、文化、体育、旅游等公共服务和基础电子证照,通过对各项公共服务信息及对应的市民个人信息进行匹配、整合,构建,“多码合一、一人一码、一码互联”的市民码服务体系,实现民生服务掌上办、指尖办,为武汉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数字惠民服务。

“i武汉”顺利转型的背后,是城市数据资源的共享汇聚。我国许多城市正和武汉一样,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优化梳理各项业务流程,实现身份标识的识别与统一,联通各项业务场景,实现对百姓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服务。

推动生活更加便利

数字化转型效果如何,关键看老百姓的体验。我国不少城市正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让数字化体验始于“家门口”。

例如,在上海和杭州一些社区,驾车居民在进入社区前,可在手机小程序上查询到社区内各个停车位的状态,从而实现精准停车;有的社区给老人配备智能穿戴设备,既可以实时了解健康数据与身体实时参数,还可以对跌倒等突发事项进行及时救治;有的社区自建数据中心和“双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高性能的计算资源和良好的办公环境,真正实现“楼上生活、楼下创业”。

社区是为百姓服务的最小单元,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幸福度。随着城市数字化转型不断迈向深水区和“最后一公里”,智慧社区的重要程度日益呈现。智慧社区是整个智慧城市的“神经末梢”,负责将整个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通过智能化手段精准提供给每个社区百姓。智慧社区也是社区民众的“集结地”,联接汇聚百姓家庭的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设备,为百姓提供近距离的安全、健康、生活等多方面服务。

促进消费更加高质

城市的数字化转型也促进了百姓消费的品质提升。从2021年“618”电商节可以看出,人民群众消费呈现新特点。一是消费重点从以往的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旅游度假和健康服务同比增长均超过10倍,体育服务和生活服务分别增长了308%和258%。二是商品消费逐步“智能化”,5G智能手机依然畅销,越来越多智能家居产品走进城乡百姓家庭。智能产品的趋势从手表、音箱等“小件”,转向电视、空调、冰箱等“大件”,使用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等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三是消费主体也呈现多元化、全域化的现象,中老年人、三四线城市的线上购物数量也明显提升。

消费升级的背后,折射出我国城乡数字化改造的丰硕成果。近年来,我国5G网络建设、光纤入户等工作不断推进、个人通信带宽不断拓展,直接推动消费机构的变化。一是室内外网络速度进一步提升,促进了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产品持续热销,也推动了老年人等更多人群加入线上消费;二是5G网络稳定运行,促进了“直播带货”等新经济模式,拉动了旅游、生活等服务消费快速增长;三是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既推动了协同办公、线上娱乐、远程教育等领域发展,也激发了三四线城市购物热情,促进各领域消费价值链高阶跃升。

“聪明的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数字经济的综合载体,必将发挥更大作用,为百姓的美好生活、为经济社会的全面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