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1-06-25
中国的发展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广阔合作空间
□中国改革报记者 刘政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京举办“驻华使节走进国家发展改革委”活动。此次活动是外交部组织的“驻华使节走进中国部委”系列参访活动的首站,旨在宣介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展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140多位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参与活动。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内容,在宣讲交流环节与使节们交流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展望美好前景。
宁吉喆从“十三五”时期中国取得辉煌成就、中国发展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十四五”规划的核心要义、“十四五”时期中国需要推进的重点任务、“十四五”为世界发展创造机遇五个方面,向在场使节作全面介绍。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持续恢复、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宁吉喆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接近常年增长水平。
特别是今年4月份,经济延续稳定恢复发展态势。前4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值增速均处于20%左右或以上的较高水平,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放眼全球,中国经济恢复仍走在世界前列。这既说明中国的宏观政策是有效的,也说明中国企业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能力很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很强、中国经济增长的后劲很强。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将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广阔的合作空间。”宁吉喆说。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从1953年至今,中国已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了8个,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对于“十四五”规划,参会者们纷纷提出自己所关切的问题。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与技术促进办公室主任武雅斌说,要实现“碳达峰”,需要现在就对高排放高耗能的产业和企业减速“刹车”。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受疫情影响变数较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面临不少困难,中国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和方案来保证企业在未来能耗“双降”的减速和“换挡”过程中,不会颠簸和“失速”?
“这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不仅对中国,对世界也是如此。”宁吉喆积极回应道。
他表示,中国一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履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对高耗能产业必然会提出转型方面的需求。“碳达峰”是历时五年的过程,并非在今年突然“急刹车”。
“我们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引导企业在碳排放条件下开展经营行为,帮助企业更好地将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结合起来。对于中小企业,也将根据其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方案。”据宁吉喆介绍,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在各部门的积极努力下,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正在加紧制定。
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就厄瓜多尔驻华大使卡洛斯·拉雷亚关于中国风力发电的问题,宁吉喆表示,2012年以来,中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巨大变革。2020年,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经到了23.4%,比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
“中国风电发电累计装机目前达到了世界第一。”宁吉喆说。
据统计,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总容量超2.81亿千瓦,在疫情情况下,仍比上年增长了30%。
“中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风电和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全球最大的设备生产力,有力支撑清洁能源的研发,也支撑着该领域进一步展开国际上的合作。”宁吉喆表示,过去几十年来,从政策层面,中国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进行支持,从法律层面,中国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但是最根本的还是依靠风电科技的进步。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总体目标,继续加快风电的发展。推动合理竞争,助力技术进步,帮助企业自主成长。”宁吉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