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廖嘉怡时间:2025-05-13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公益活动”受到群众广泛好评,这一暖心举措正是该局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生动实践。该局以“四链协同”为抓手,全面深入开展医疗机构药械质量安全及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切实消除药械安全隐患,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织密各方责任链,多向发力清源头。一是系统部署。成立专班,印发工作方案,细化重点任务,建立“分管领导亲自抓、分局局长具体抓、片区执法人员联动抓”的三级协同监管工作机制,逐级压实责任,加强跟踪问效,狠抓工作落实。二是全面摸排。面向社会发布问题线索征集公告,并设立举报专线,广泛征集线索;向行业主管部门、经营使用单位以及属地监管部门下发《工作提示函》,督促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经营使用单位以及监管部门各方责任,全县914家医疗机构、171家医疗定点药店全面自查自纠,做到问题全面大起底。截至目前,全面起底问题51个,整改45个。三是精准督导。建立“红黄蓝”风险预警台账,对问题较多的医疗机构,下发“三书一函”,实施“一对一”督导整改,从源头上阻断风险隐患,不断优化药械安全风险源头管控。
拧紧监管执法链,重拳出击查违法。一是靶向清源。聚焦突出问题,纵深推进“清源”行动,以出租出借证照、制售假劣药品、非法渠道购药、违规销售处方药、执业药师挂证、网络售药乱象、使用过期失效的药械、价格违法以及商业贿赂等为整治重点,靶向发力,对药械经营使用单位全覆盖监督执法检查。截至目前,累计排查药械经营使用单位300余家次,排查问题44项,立案查处药械领域侵害群众利益案件38起。二是协同查办。深化跨部门协同,联合卫生健康委、医保局、公安等部门开展医疗机构药械质量、药品零售及价格收费专项整治,同步优化案件移送、证据共享、联合督办等流程,对跨部门移送线索实行“即收即核、快查快处”,强化行刑衔接机制。今年以来,协同查办药械领域案件7起,其中接收医保分局移交案件2起,向市局移交案件线索1起,向外省市县局发送协查函的案件4起。
筑牢长效防控链,共治共享促发展。一是系统追溯。督促指导辖区内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开展全品种药品追溯扫码工作,持续推进药品全品种追溯建设。截至目前,全县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171家医保定点药店药品追溯码扫码率达到100%。二是定期会商。建立健全药械质量安全风险会商机制,定期组织市场监管分局、卫生健康委、医保分局、公安及大型医疗机构、药品连锁经营企业代表召开风险会商会,从季度抽检数据、投诉举报、舆情监测等信息中分析识别系统性风险隐患,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三单制度,通过“回头看”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问题见底清零,实现闭环管理。三是共治共享。强化宣传引导,开展药械安全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四进”宣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药械安全知识的认识。探索“三员共治”体系,聘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担任“监督员”,社区网格员担任“巡查员”,执业药师担任“指导员”,定期召开三员例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判分析整改,不断营造药械安全共治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创新政企联动链,民生实事见成效。以政企协同为核心,扎实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公益活动。通过“政府主导统筹、企业主动参与、流程标准管理”联动模式,联合药品连锁企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网络,强化全程监督闭环,切实保障群众用药安全。一是全域定点。精心筛选100家零售药店作为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定点回收门店从城区延伸至乡镇,形成城乡全域便民回收网络。二是严格处置。制定并执行《兴国县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和销毁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定期抽查回收台账,全程监督药品核验、登记、封存、销毁环节,落实“当日回收、专柜封存、动态清零”制度,确保回收的过期药品处置规范透明。三是惠民增效。制定统一的回收兑换细则,居民将家庭过期药品送到回收点按药品零售价格的一定比例兑换现金抵用券,现金抵用券在回收定点企业的任一门店均可抵券消费,以“小激励”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提升回收效率。
截至目前,已回收过期药品1210盒,折合价值2.8万元,惠及家庭1000余户,既最大限度防止过期药品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风险,又消除家庭用药安全隐患,让政企协同的惠民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下一步,兴国县将持续以“零容忍”高压态势,深化“四链协同”治理模式,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筑牢药械安全防线,全力护航群众生命健康。(作者:廖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