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直达基层 数据驱动创新 江苏开通“数据直达服务”

来源:江苏省数据局作者:张晋山时间:2024-11-28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祖智慧)11月28日,“江苏数据直达服务”正式开通上线,即日起,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进入“江苏数据直达服务”专区,即可在线传递、申请、使用相关政务数据,并利用获取的数据资源开展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创新,标志着我省建成连接国家、省、市、县(市、区)、乡(镇)的数据大通道,数据直达基层目标实现,我省政务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创新共享迈入新形态。

一、为什么建设“江苏数据直达服务”?

今年初,省数据局组建以后,把统筹数据资源、推进数据高质量共享应用、赋能江苏治理能力现代化放在突出位置,决定建设“江苏数据直达服务”。主要有四个方面考虑。

(一)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对数字政府建设作出一系列指示,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文件部署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省的政府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取得扎实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数据共享应用方面,国家和省级垂管系统数据获取难,一些部门高使用价值的数据申请难、共享力度不够,影响行政效能提高和企业群众的办事体验。信长星书记要求新组建的省市县三级数据局,积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大力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翅膀”。许昆林省长要求加快建设现代数字政府,全面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建设“江苏数据直达服务”,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走在前、做示范”重大使命任务的具体行动,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我省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迫切要求。

(二)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有力支撑。“高效办成一件事”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政务服务改革。今年1月,国务院部署了13个“一件事”重点事项,7月,又部署了新一批8个“一件事”。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在谋划研究2025年度第一批“一件事”重点事项,“一件事”改革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加密势头。我省“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力度大,进展比较好,第一批13个“一件事”已全部上线,截至11月27日,全省累计办件616.9万。“高效办成一件事”,数据共享是关键。国办发文要求对接全国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枢纽,畅通数据的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共享通道。我省建设“江苏数据直达服务”,既对接国家数据共享平台,又抓住政策机遇,整体性、系统性设计,将省、市两级公共数据平台目录资源、供需对接、数据异议、应用推广等能力深度对接和提升,建立起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省数据直达体系,更好支撑“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

(三)更好释放政务数据资源价值的必然要求。我省各级党政机关在履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政务数据,但由于诸多原因,许多政务数据“自在”生长、零散分布,治理不够、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数据长时“身处闺中”,有的甚至成为“沉睡数据”“僵尸数据”,数据要素资源价值没有得到挖掘和释放,数据驱动创新的作用发挥不够。今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要求推动共享开放,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放大、叠加、倍增效应。建设“江苏数据直达服务”,以业务场景需求为牵引,开展数据资源供给和供需对接处办,推动数据生成、传递和获取,将有力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政务数据共享应用,让数据活起来、动起来、交互起来,充分释放政务数据资源价值。

(四)满足基层治理数据需求的迫切需要。现在,基层旺盛的数据需求与上级数据资源不能有效供给的矛盾比较突出。基层治理往往需要大量数据,而数据大多集中于省市两级,向基层开放的权限较少,数据供给不通畅、不敏捷,造成基层用数据时要不来、拿不到。目前,基层治理所需数据往往依靠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人工采集,增加了基层人员的时间成本和“脚底”成本。建设“江苏数据直达服务”,可以打造贯通上下、直达基层的数据共享通道,构建起需求牵引、随需而应、敏捷服务的基层数据供需衔接机制,方便基层及时提出数据需求场景,让更多国家和省、市数据资源下沉基层、服务基层。

为了高质量建成“江苏数据直达服务”,省数据局多次研究部署,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协调。省数据局认真分析数字时代的科技与产业创新,结合前沿理论研究和数据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制定了建设“江苏数据直达服务”、更好支撑“高效办成一件事”、驱动政府治理创新的总体实施方案和建设计划。为此,专门建立了由省数据局牵头统筹、13个设区市数据局协同建设的工作推进机制,组织省、市数据资源管理部门业务骨干和技术骨干成立工作专班,编制数据直达系统技术对接规范。工作推进过程中,建立平台建设日报制度,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确保按计划优质高效推进。经过6个月的精心组织、全力攻坚,高效完成与国家平台对接,全面完成省市平台建设开发任务,打通数据直达基层通道,正式上线运行。

二、“江苏数据直达服务”有哪些服务功能?

“江苏数据直达服务”通过省电子政务外网建立了专区,目前提供数据供给、供需对接、数据异议、数字政府新赛道4大板块服务。主要具备以下服务功能:

(一)“数据供给”板块,提供全量国家平台数据资源和省级高频数据资源供给服务。“江苏数据直达服务”以“总对总”方式与国家平台对接。目前,“数据供给”板块全量发布197个国家部委及下属机构数据目录10279类、资源2581类。为了用数部门单位便捷高效使用省级数据,“数据供给”板块从庞大的省级数据中,筛选上架48个省级部门高频数据资源399类,这些“招牌”数据将有力支撑相关政务场景应用。为了提升数据供给服务效能,“江苏数据直达服务”简化了数据供给业务流程,压缩了供数部门单位对数据需求的审核时限。用数部门单位提出数据申请后,平台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派发,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其他省(市)申请数据的,提交至国家平台审核;向省内部门单位申请数据的,供数部门单位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予以供数,比国家平台要求期限提速50%。

(二)“供需对接”板块,为用数单位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数据需求处办服务。对“数据供给”板块现有数据资源无法满足用数部门单位需求的,“江苏数据直达服务”设立了“供需对接”板块,由用数部门单位根据业务场景需要,提出个性化、精准化数据共享或垂管系统对接需求。平台将用数需求流转至国家平台或省内相关部门,由供数部门单位提供定制化数据服务,实现数据的供需匹配,更加精准地支撑用数部门单位个性化的数据场景应用。为了快速处办和提高响应效率,对用数部门单位提出的个性化数据需求,供数部门单位在5个工作日完成审核,审核通过后,要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新数据资源的注册发布,响应效率均比国家要求期限提速50%。

(三)“数据异议”板块,对数据异议实行全流程规范化闭环处置。在平台使用和场景应用中,对数据往往会产生异议。以往发生数据异议时,通常采用工单、电话、工作群等方式反馈交互,渠道不固定、规范性不强、安全性不高,难以形成高质量闭环。这次“江苏数据直达服务”建立了“数据异议”板块,提供规范化的异议填报、处理、评价等功能。用数部门单位可针对数据资源内容、资源受理进度、数据质量和服务响应能力等情况,在线反馈提出数据异议,“江苏数据直达服务”将异议诉求流转至国家平台或省内相关部门处办。处办过程中,用数部门单位可以实时查看异议处置进展,实现数据异议在线全流程闭环处置。

(四)“数字政府新赛道”板块,展示数据助力数字政府建设的创新应用示范场景。数字时代为政府治理提供了可视可见、在线复用的数字界面。这次省数据局充分发挥统筹全省数据资源的职能优势,在“江苏数据直达服务”专区建立了“数字政府新赛道”板块,打造数字化学习平台。鼓励各地各部门提升数据洞察能力,充分共享利用数据资源,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更好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便利企业和群众。“数字政府新赛道”板块将持续筛选发布全省数据应用创新示范场景案例,供各地各部门相互学习借鉴,促进数据应用一地创新、全省复用,发挥示范引领,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机制和氛围。

三、“江苏数据直达服务”有哪些特色创新?

“江苏数据直达服务”在建设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和数据共建共享的任务部署,结合江苏实际,在数据发展理念、强化数据服务、数据下沉服务基层以及数据服务方式上积极创新,探索新时代数据共享应用和治理创新的新路子。

(一)驱动数据实时“在线”。数据不在于集中,而在于“在线”;不在于拥有,而在于使用。目前,我省归集省级政务数据1400亿条,比这上千亿条归集数据更有价值的场景是,以数据需求为牵引,加强供需衔接,促成“买家卖家见面”,实现数据源头直供直达、实时在场在线。“江苏数据直达服务”这次全面打通了国家、省、市、县(市、区)、乡(镇)的数据共享通路,整合现有的数据共享应用服务资源,提供省级垂管系统的实时服务能力,在线化数据服务有场景、见成效。比如,通过融合省数字政府中台,打通18个省级部门的25个省垂业务系统的办件调度接口,上架14个省级部门的126个数据查询核验接口,实现我省33个国家和省级“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高效流转、数据实时核验、办件即时回流。

(二)打造数据场域的“12345”。与12345热线受理处办的企业群众诉求一样,用数单位的数据需求也应“被倾听”“被看见”,得到及时受理、规范派发、高效处办。在“江苏数据直达服务”建设过程中,省数据局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将“江苏12345热线”服务理念、管理模式大胆移植到数据服务中来,构建数据场域的“12345”。省数据局专门成立了8人组成的“数据热线服务工作室”,凡是用数部门单位在平台提出数据需求的,由工作室在线受理处办;需要数源部门进一步审核供数的,及时流转到数源部门办理,工作室通过待办、催办、临期、超期4种短信提醒及人工提醒,督促在规定期限内办结,形成数据服务闭环。平台试运行期间,通过“数据服务热线”机制,共满足了用数单位181次的数据申请与需求。

(三)数据赋能在“基层大场景”落地生根。中央提出,坚持大抓基层,推动资源力量下沉。省委把推动数据赋能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针对基层缺少在线向上级部门申请数据的通道、上级部门数据流不到基层的情况,省数据局将“江苏数据直达服务”嵌入我省正在大力推进的“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基层人员和企业群众可以直接在“一平台”提出数据需求,一键直通“江苏数据直达服务”进行处办,建成基层申请获取数据的新机制、新通道。“一平台”将办件数据回流,基层可利用这些数据开展新的业务场景应用,切实赋能基层治理。近期,无锡市将“一平台”办理的5个救助类事项办件回流数据与全市“低收入人口”监测数据实时比对,如发现救助对象还未享受相关救助费用减免,在线提醒社区走访或电话联系救助对象,帮助对相关救助费用“免申即享”,目前已为12户救助对象预减免水费电费1.33万元,助力“弱有众扶”。

(四)创设用数“简易申请”模式。“江苏数据直达服务”根据国家技术标准规范,规定了线上申数、用数规范程序,实现“一次申请、长期使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党政机关和单位向省数据局来文来函,要求提供专题性、场景式数据的情形,这类数据主题性强、质量要求高。为此,省数据局在原有程序基础上,创新开发了“来文需求响应”模块。用数部门单位向省数据局来文要求提供数据的,经履行公文审签程序后,即可通过平台直接供数,不需要用数部门单位再发起申请,丰富了数据服务形式。目前,采用“来文需求响应”方式,共向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文化和旅游厅、残联等部门提供10批次的专题数据服务,较好地发挥了数据赋能经济社会治理作用。

省数据局把“江苏数据直达服务”作为面向未来,事关数据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性工程,下一步,将健全完善平台运营管理机制,持续强化数据供给,加强高频高质数据的实时在线服务,提高数据供需服务质效,丰富拓展数据直达服务应用场景,织好数据服务和创新应用“双面绣”,持续打造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创新共享的新空间,为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构建新型创新体系、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