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石家庄市栾城区:立足本地特色 土特产越做越“大牌”

来源:石家庄改革作者:时间:2024-11-27

近年来,石家庄市栾城区稳抓打造千亿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机遇,打好富硒产业、加工转化、品牌创建三张牌,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等系列举措,推动特色产品向特色产业升级,探索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截至目前,已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栾城集”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公布的45个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典型案例;首批7952亩耕地获中国地质学会颁发的天然富硒土地认定证书。

打好富硒产业牌。2023年,栾城区获得了中国地质学会颁发的天然富硒土地认定证书,是全省首个完成县级全域富硒土地资源详查及划定的县(区)。近年来,栾城区立足这一资源优势,瞄准京津冀中高端消费群体发展现代都市型富硒功能农业产业,布局了富硒功能农业发展核心区、富硒粮油高标准示范区和富硒果蔬高标准示范区,先后培育出富硒紫麦、富硒彩色土豆、富硒大豆、富硒苹果、富硒鸡蛋等20多类富硒农产品。链条上打通以“政府主导+供销合作社主营+合作社供应+社员服务+农民受益”为主的五个链接点,着力构建由政府主导、供销合作社牵头主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企业、种植大户参与的多方共建机制,通过各级联合与合作,有效整合资源,助力产品推广和销售,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该区现已带动全区5个乡镇26个村种植富硒紫麦1.1万亩,3000多农户受益。

  打好加工转化牌。栾城区树牢产业化思维,大力培育产业发展水平高、带动农户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不断完善产业内部有机衔接和产业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利益补充机制,提高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严把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平台上的农特优产品务必做到证件齐全,以确保产品来源合法合规,并安排专人定期前往生产加工企业,仔细核查生产场地卫生状况,从源头上保障质量。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对“栾城集”有关农产品申办产品追溯码并印制在产品包装上,消费者通过扫码产品生产信息、检测报告一目了然,能够放心安全进行消费。

打好品牌创建牌。栾城区以区供销社为主体,联合生产加工企业、种植大户等建立多方共建机制,通过打造“栾城集”区域公用品牌,有效破解当地农产品多而散、品牌小而弱等问题,让更多土特产成为“金招牌”,以品牌价值提升农产品价值。今年9月份,“栾城集”区域品牌建设被确立为中华供销合作社总社行业品牌建设项目省部级试点。依托区域公用品牌和试点影响力,栾城区的特色农产品得以抱团打市场。截至目前,“栾城集”区域公用品牌已收录全区32家农民合作社、生产加工企业、种粮大户的210类农产品。今年以来,“栾城集”实现销售额约600万元,带动栾城特色产品相关产业达8.5亿元。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