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唐山市路南区:“夜学”热潮 为基层工作充电蓄能

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4-11-13

改革看河北  今年以来,为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等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唐山市路南区深化实施乡村振兴“领头羊”工程,探索开展了农村基层干部“和美夜学”活动,着力增强农村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本领,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区,幸福路南”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路南区农村基层干部“和美夜学”活动采用区委组织部定主题、乡镇党委定内容、村党组织定形式的方式,在每月第一周和第三周的周五常态化开展。为强化理论武装,第一期活动主要聚焦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紧扣“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要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帮助基层干部打开工作思路、交流工作经验,用“共建力量”赋能、用资源撬动发展,在“一村一品”项目打造中找到发展方向,创树理论成果与和美乡村建设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村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拓展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方向。

“和美夜学”不限举办方式,各村党组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用理论学习、案例教学、研讨学习、辩论教学和观摩教学等多种形式,真正实现“工学双促、学干联动”。在第一期活动中,采用“理论+研讨”的形式,邀请“手拉手”共建单位共同参与。大家在讲难题、说想法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交流研讨中碰撞出治理新方式、新方法,提高基层党组织村干部履职能力。

村干部对乡村振兴课题进行现场研讨,共同探寻乡村治理新方式、新方法,提高基层党组织村干部履职能力 。

“和美夜学”参与人员也是多元化的。活动中,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手拉手帮扶企业、驻村(下沉)工作队、村级后备人才等力量积极参加,以圆桌议事会的形式,各方代表结合自身资源,凝聚村级力量、发展集体经济、打造“一村一品”项目等重点工作讲难题、谈看法、说思路,发挥资源联动作用。目前,经现场讨论达成初步建议142条,有力推动探寻农民致富增收新路径,构建多方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同时也提前为村级后备人才成长搭建了学习平台。

村干部与村民围绕“一村一品”进行商讨,集思广益,共同推进特色农村产业发展 。

“和美夜学”活动不仅提升了基层培训实效、激活了共建力量,更在结对帮扶中发展“一村一品”,进一步夯实了当地的产业支撑。

通过该活动,中建文旅集团、唐山文旅集团等“手拉手”单位纷纷参与到“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过程中,共同助力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其中,稻地镇桥东村借着稻香里火爆开园的东风,以打造精品民宿为发展方向,布局沉浸式豆腐磨坊和罗非鱼全鱼宴等特色餐饮,推动“村企”共建发展、资源互促。女织寨镇定福庄村,谋划打造“馒香百味”花饽饽特色品牌,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带动村内30余名妇女就业。稻地镇付家坨村,依靠自主品牌稻地“八零粉”发展面点加工产业,打响“红缨面坊”品牌,同时计划将镇域内各村“一村一品”整合纳入“红缨大队”的助农售卖体系中,提升农产品经营的整体效益。稻地镇刘唐保北街村以“基地+电商+车间+农户”的模式,引进先进机器,学习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特色玉米碴、玉米面和玉米面条等产业,形成玉米制品从农产品到商品的全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同泽玮 王岩 陈融炎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