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关于印发《河北省高效办成申请公租房“一件事”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作者:时间:2024-10-28

关于印发《河北省高效办成申请公租房“一件事”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市、辛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数据和政务服务局(行政审批局、数据局)、税务局:

现将《河北省高效办成申请公租房“一件事”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     河北省教育厅

河北省公安厅     河北省民政厅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     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

2024年10月16日

 

河北省高效办成申请公租房“一件事”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度新一批重点事项清单〉的通知》(国办函〔2024〕53号),优化申请公租房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健全申请公租房工作机制,优化业务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加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实现仅凭身份证即可申请公租房,压减办事时长和办事成本,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主要任务

(一)一窗受理。实行线上线下共同办理。市县设立“申请公租房‘一件事’”(以下简称“一件事”)服务窗口,线下受理业务;依托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开通线上受理窗口。线下受理业务后,工作人员及时将信息录入公租房信息系统,在线上办理资格审核等事项。

(二)一网通办。进一步完善公租房信息系统,省级实现教育、公安、人社、民政、自然资源、住建、税务、数政等部门数据共享,提高共享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升线上办理能力。对相关部门数据与申请人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引导申请人到相关部门修改数据。

(三)简化材料。市县全面梳理所涉事项办理所需的材料清单,按照省住建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公租房保障准入审核事项的通知》(冀建房保函〔2022〕87号),取消清单外审核事项,做到仅凭身份证即可申请公租房。属于优先保障的对象,在相关数据实现线上共享前,市县住房保障部门可要求提供证明其具有优先资格的纸质材料。

(四)优化流程。按照省住建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公租房保障准入审核事项的通知》(冀建房保函〔2022〕87号),市县进一步优化审核程序,精简不必要的受理审核环节,压缩各环节办理时间,将审核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以内。

(五)防控风险。在开展资格审核联审联查时,市县住房保障部门必须取得保障对象同意查询其相关信息的授权,并按规定做好信息安全使用工作。拒绝授权的,市县住房保障部门可不予受理其公租房申请。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人社厅、省民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税务局、省数政局等部门要加强数据维护,确保数据及时、安全传输。

三、职责分工

(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申请公租房“一件事”工作,具体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协调相关部门数据共享,指导市县精简申请材料、优化办事流程。

(二)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做好相关数据共享工作。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在“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设立申请公租房申报入口。

(三)省教育厅。负责实现学历数据线上共享工作,做好相关数据维护。

(四)省公安厅。负责实现户籍、居住证、车辆等数据线上共享工作,做好相关数据维护。

(五)省民政厅。负责实现婚姻、特困、低保、低保边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人员以及殡葬数据线上共享工作,做好相关数据维护。

(六)省人社厅。负责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发放数据线上共享工作,做好相关数据维护。

(七)省自然资源厅。负责实现不动产登记数据线上共享工作,做好相关数据维护。

(八)省税务局。负责实现个税数据线上共享工作,做好相关数据维护。

四、进度安排

(一)2024年10月25日前,市县成立“一件事”工作专班,建立沟通联络机制。

(二)2024年10月31日前,市县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优化办事流程,制作办事指南。

(三)2024年12月底前,市县按要求全面开通线上线下受理窗口,实现仅凭身份证即可申请公租房。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一件事”工作专班要明确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工作职责,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建立联合会商、定期通报等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强化技术保障。各部门要加强数据接口建设,做好数据共享和维护工作,提升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传输的安全性。市县要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技术培训,做好线上线下受理、审核工作,提升服务水平。

(三)广泛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媒体、门户网站等渠道进行宣传报道,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营造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