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4-09-29
改革看河北 玉田县是传统蔬菜生产大县,蔬菜品类齐全、品种丰富、品质优良,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是省内唯一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个国家级园区于一身的县区。
近年来,玉田县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借助“近京”优势,推出“供京蔬菜”区域公用品牌,经过多年的持续创建,知名度持续提高、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全省、全行业的地位稳步提升,先后被评为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先进县、中国大白菜之乡、中国蔬菜产业龙头县、中国优质蔬菜基地重点县。
行政推动 打造特色品牌
玉田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聘请专家对玉田蔬菜品牌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创建了“玉田供京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形成甘蓝、白菜、萝卜、大葱、马铃薯、辣椒六大优势单品,先后荣获“2021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竞争力新锐品牌”、“2023中国品牌农业与市场年度卓越品牌30强”等称号,有力地推动了京津市民从“只认玉田白菜”向“看重玉田蔬菜”的转变。
同时,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县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发组成了玉田县蔬菜产业协会,初步形成了“各职能部门服务监管、产业中心专职管理、产业协会沟通协调、产销主体应用品牌”的品牌运作模式。
为提升品牌价值,该县不断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加强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推出了一批高标准、高附加值的精品蔬菜,成功加入省级精品蔬菜产业集群—环京津高端精品蔬菜产业带,经过定标准、建基地、搞宣传、搭渠道等一系列举措,蔬菜平均亩产增加10%,价格提高了10-20%,实现了农业、农民双增收。
科技赋能 锻造品牌内核
为加强蔬菜产业标准化建设,玉田县专门修订了《地理标志产品玉田白菜(玉田包尖白菜)栽培技术规程》,使白菜生产有标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有效利用人居粪污和畜禽粪污处理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初步实现种养闭环的良性循环,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致力于新品种研发和传统品种改良,该县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在农产品标准制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等关键领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引进马铃薯、菠菜、油麦菜、甘蓝等8个品类100余个蔬菜新品种。特别是“春季玉田包尖白菜”试种成功,使白菜实现一年两熟,填补了夏季市场“空档”,成为北京市场的“明星产品”。
在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道路上,该县按照“四季常青,周年供应”的要求,打造玉田蔬菜地标矩阵,供京蔬菜产业基地已达到42万亩。同时,大力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统防统治、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适用技术,实现了突出生态、强化品质。
开拓市场 打开产销格局
扎根本土市场,玉田县谋划建设了唐山金玉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历经多年发展,蔬菜交易、仓储、冷藏、加工、配送等链条日趋完善,为提升“玉菜”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了批发市场的前沿作用,2022年玉田供京市场蔬菜92万吨,同比增长2.2%;2023年玉田供京市场蔬菜96万吨,同比增长4.1%。
为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该县重点锁定京津销售市场,与盒马鲜生等大型商超及新发地等批发市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年销量90万吨,销售额近9亿元。同时,积极推进玉田白菜走出国门,培育了以盛川农产品为代表的蔬菜出口企业,将销售网络布局到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白菜1.5万吨,实现出口创汇300万美元。
坚持以“营销”塑品牌、扩市场,该县还积极承办各类大型展销展会,为玉田供京蔬菜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有力促进了露地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的示范与推广。
延链强链 推进融合发展
玉田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头号工程,发挥农产品加工园区招商主战场作用,引进河北领创中央厨房等项目,年加工蔬菜4.4万吨、产值达1.06亿元。同时,以鑫喜鹤、久美斋等项目为龙头,加快培育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集群,积极打造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立足蔬菜产业,该县积极拓展农业功能,推动农文旅融合,积极组织各类蔬菜节、“蔬菜嘉年华”等活动,推出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京津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的地,加快打造集健康食品、科普教育、休闲农业、观光研学等为一体的京津冀乡村振兴样板。
此外,为激活产业动能,该县还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建成全省首家智慧农业3.0网络平台,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和农业生产经营的精细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
唐山市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