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河北大名:打造“企无忧”平台 让行政执法阳光运行

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4-07-10

改革网看河北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了解决行政执法中以罚代管、多头执法、任性执法等痛点问题,大名县创新建立“企无忧”阳光执法监督平台,利用大数据、数字化对入企执法进行无死角监督,最大程度避免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的干扰,营造公平透明、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平台上线运行以来,该县入企执法次数同比减少60%,各类市场主体增长11214户。去年,大名县在全省“万家企业评营商环境”中获B类县第一。“企无忧”被评为2023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典型案例。

数字化平台 让行政执法阳光运行

大名县创新建立“企无忧”平台,全量归集数据信息,将全县48家执法单位、1275名执法人员、105家机关单位信息、2847项执法事项、4.8万余家市场主体信息全部纳入平台,对执法事项全部公开,对“轻违免罚”列出清单、明确标准,杜绝任性执法、随意执法。

按照“简单有效、公开透明”的原则,平台设有执法检查、入企服务、联合入企、紧急通道、企业评价等模块,所有执法活动全部通过“企无忧”平台线上申请,凡是不在平台申请的检查、执法、调研等活动,企业不予接待,过程公开透明。

另外,该县依托“数字大名”大数据中心,汇总建立市场主体诚信档案,编制分类分级清单,细化操作标准,对投诉举报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以及高风险的市场主体加大检查力度,对守法经营信用良好的市场主体降低检查频次,实现对市场主体的精准监管。

服务型执法 让企业经营无事不扰

亮码入企,把评价权限交给企业。执法部门入企执法需在平台申请“通行码”,企业“扫码”确认通行,扫码后企业可全面了解检查单位、执法人员姓名、执法证号码、检查事项等信息,每次检查依据、过程、结果等信息第一时间进行线上记录、全程公开,市场主体可对检查过程中落实轻微免罚、首违不罚、合法合规等情况进行线上评价,倒逼执法人员公正文明执法。

多个执法单位在同一天对同一企业检查的,需申请“联合检查”,实现进一次门、办多项事,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因投诉举报、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需入企检查的,可选择“紧急通道”,确保各部门严格依法履职。

为了优化服务,平台还会对各执法单位入企服务情况进行记录,入企服务少的定期通报,倒逼各执法单位变执法为服务,主动倾听企业所需所盼,帮助协调解决问题,特别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宣传推介。各单位累计入企服务670余批次,解决各类问题280余件,确保了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当好企业的“服务员”、“贴心人”。

体检式监督 让营商环境便捷高效

为了保障“企无忧”阳光执法监督平台规范运行,大名县建立平台监管机制,通过统计汇总、抽查检查、明查暗访、定期通报等方式,对各单位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以监督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同时建立行政执法证量化记分制,对选择执法、过度执法、绕过平台线下开展执法、干扰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等违规行为,每季度对执法证进行记分,年度内累积记分满12分的行政执法人员,收缴其执法证,待培训整改合格后视情况再重新发证。

该县还聘请25名社会监督员、设置20个检测点,建立政府与企业“点对点”监督联络机制,收集反映突出问题,对“企无忧”平台运行中出现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及时研判、快速处置。目前,全县各部门累计整改各类问题150余件,执法规范化、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此外,为了进一步保障行政执法规范进行,该县通过线上线下等渠道,广泛开展“企无忧”宣传推介,让市场主体应知尽知、应用尽用。同时,建立优化营商环境“红黑榜”,选出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对出现的乱罚款、乱收费、吃拿卡要等行为加大曝光力度,对有效服务企业的单位和个人表彰激励,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的良好社会氛围。

大名县委改革办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