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4-05-23
改革网看河北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邢台市信都区拥有79.88万常住人口,以党建促进基层治理、提升服务质效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创新城市社区治理,信都区通过优化网格管理、召开联席会议、创建社区品牌、拓展志愿服务等,创新建立“1+4”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形成了“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党群一家亲”的社区治理新格局,社区治理和服务不断迈上新台阶。信都区富兴社区“党建+六元化”社区党建品牌入选“全国社区党建创新案例”,科苑社区先后荣获“省级文明社区”“市级文明社区”“市级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党建+网格管理 组建战斗堡垒
信都区根据区域规模、人员构成等特点,将辖区划分为507个网格,设立楼栋党小组,将社区网格管理延伸至楼栋,进一步优化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党组织运行机制,创新构建“全域覆盖、纵横贯通、网格联动、楼栋管理”的组织体系,让红色网格阵地成为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同时,社区网格员充分发挥“铁脚板”精神,通过“一周两巡”(每周至少2天走进网格责任区)深入辖区网格开展入户走访活动,真诚倾听社情民意,高质量落实“网格员走访责任制”,畅通了居民与社区沟通交流渠道,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将党组织链条由社区延伸到小区、楼栋,实现党的领导末端覆盖,以网格为载体开展党的工作,将党的方针政策、工作主张“面对面”“点对点”地延展到小区,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身边有党、党在身边”。
党建+联席会议 凝聚多方合力
信都区打破条块壁垒,以镇(街道)党(工)委为轴心,以社区党组织为统领,邀请辖区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党委兼职委员,组建覆盖全域的社区大党委,推动辖区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有机融合。
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社区建设中需要共联共建的重大事宜,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区域党建资源有效统筹和党建项目精准对接,切实形成了“社区事务一起议、活动内容一起定、发展成果一起享”的社区共驻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
通过推进以党建联席会议为抓手的区域化党建,从原有的基础性、程序化、单线化的网格管理模式转变为精准、融合、互补式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形成基层治理“一张网”。
截至目前,驻区单位累计协商解决困扰群众的难事大事94件,开展服务活动185场次,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600余条,协调解决噪声扰民、车位规划、管道维修等问题1121个,驻区单位资源最大程度在居民群众中得到应用,社区与各辖区单位的联系更加紧密,有效补齐了城市社区治理短板。
党建+社区品牌 挖掘社区特色
信都区深入开展“一社区一品牌”创建活动,汇聚区委常委、社区大党委、区直单位等各方力量资源打造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群众满意的社区党建品牌矩阵,为群众提供更加精细有效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区委常委定期深入社区指导品牌创建工作,社区大党委紧紧围绕社区特点、居民需求和薄弱环节主动靠前对接相关区直单位。区直单位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做好做优提供便民服务、改善居住环境等关键小事。
目前,信都区已打造“一网同心”“一体三翼”“六联三清单”等31个特色社区品牌,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党建+志愿服务 增强服务质效
为拓展“红色服务”功能,信都区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志愿者服务”新路径,充分发挥“支部+干部+党员+志愿者”四位一体带动作用。目前,该区登记在册12000余名志愿者,共组建环境整治、安全巡逻、跑腿代办、矛盾协调、书画分享等16类4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自发开展居民志愿服务。
今年以来,社区党组织统筹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活动1700余次,解决各类问题300余件,受益对象万余人。
在信都区,通过建立“1+4”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居民群众的诉求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通过网格化管理,社区累计解决各类居民纠纷,提供便民服务7000件次,覆盖群众3万余人。与此同时,全区环境脏乱、公共设施破坏、公共利益受损、小纠纷引发大冲突等系列乱象得到整治,涉诉涉访事项大幅减少,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和睦,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邢台市信都区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