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研究与改革作者:时间:2024-04-15
“非接触经济”的繁荣、新一代数字技术的突破创新推动电子商务行业从传统电商向“新电商”升级。安国市坚持“立足农商、服务农户、辐射全市”工作思路,聚焦电商、物流两大产业引擎,健全完善农村“购物网”,全力推动农村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
抓基础强动力 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安国市大力推行“电商+基地+农户”模式,依托裕农通乡村驿站,搭建了覆盖全市198个行政村的基层“购物网”,为农村电商产业提供有力保障。
政策引领,推动电商“专业化”。组织400余家电商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参加保定“十万电商公益培训”,组织43家企业参加各类电商展销会、研讨会,持续扩展电子商务渠道。持续开展电商“千人培训”,将优质产品与网络流量结合,打破地域限制,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已开展电商培训16期,累计培训5047人,“药都严选”等本土电商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聚焦推广,助力产品“热销化”。充分发挥直播平台、短视频等促销积极作用,面向大众推销农村特色产品,抢抓春节等季节群体性消费热点,开展“村书记带货”积极推广当地特色产品。2024年2月,在安国市现代中药农业园区组织了为期18天的“2024年新春农产品年货节”,全市11个乡镇(街道)32个村参加活动,展销产品300多种,累计销售额约62万元,线上浏览量42.1万人次,间接带动销售近百万元。
培育主体,打响特色“品牌化”。积极引导各企业开拓电子商务意识,打造专业特色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在淘宝、天猫、京东、阿里巴巴注册的用户(法人企业和个体户)分别约为9000家、265家、245家和150家,在安国数字本草平台注册的用户达5100家,营业额约670万。全市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440家,平台网站361家,直播企业79家,共有淘宝村9个,为安国电商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人才强回流 夯实产业发展动力
安国市充分发挥改革先导作用,建立健全电商引才机制,持续深化电商人才回流,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智力支撑。
强化人才培养。由政府引导干预,常态化、制度化组织举办电商培训和各类线下电商培训班,宣传普及电子商务基础、基本操作技能、管理运营技巧、美工摄影等相关知识,为市域企业发展培育电子商务、做大做强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拓宽引才渠道。创新引才方法途径,制定《安国籍在外地工作人员回安国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电商互联网特性,设置流量引进、宣传讲解、摄影美工等多种人才岗位,让各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加强人才保障。制定《关于进一步吸引京津人才及科技成果在安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安国市人才强市建设若干措施》,通过人才引进、培养支持、平台建设、管理服务4个领域、15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聚焦引进人才和青年人才过渡性居住需求,通过企业自建和集中采购等方式,多措并举推进人才公寓建设,满足条件的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实现拎包入住,并享有免租金等优惠政策,吸引电商产业专业人才到安国落户创业。
抓物流强配套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该市建立健全了乡、村物流运输体系,补齐物流运输短板,推动电商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数字转型,让流通“智能化”。将乡村物流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为数字安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依托裕农通数字平台,打破以往繁琐物流程序,全面推行新型“一站式”物流,便捷高效实现“互联网+电商”数字化新模式,有效提升产品流通效率。
协同互通,让产品“走出去”。安国市共计178个村建设裕农通平台结合当地韵达、中通等共计17家快递驿站实现了共同配送和集中管理,为村级站点电商品牌融合提供了强劲动力。
夯实基础,让运输“快起来”。坚持把农村路网建设作为发展乡村电子商务的前提和基础,自2023年以来,全市共计建设15条乡村道路,累计完成建设42.18千米,极大提升全市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为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