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唐山:“蹚“出盐碱地综合利用“新路子”

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4-04-09

改革网看河北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唐山市通过盐碱地土壤科学改良、耐碱作物品种培育、适用耕作技术研究应用等系列治理措施,让曾经亩产二三百斤“盐碱稻”,一举成为亩产600公斤乃至700公斤的高产稻田为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盐碱地治理“蹚出了路子,做出了样子”。

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落实。唐山市印发了《2023年度唐山市盐碱地综合利用推进方案》,曹妃甸区、丰南区、乐亭县、海港开发区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在一系列方案指导下,唐山市在曹妃甸区和乐亭县中度盐碱地区域,打造耐盐碱水稻标准化生产绿色高产示范区,规模达2.39万亩,主要种植耐盐品种,开展减肥减药集成技术、水稻高效绿色栽培技术等,最高产量可达755.49公斤/亩。同时,充分挖掘宜渔盐碱地资源,在丰南、曹妃甸、乐亭、海港开展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试点1.02万亩,积极探索“以渔降盐、以渔治碱、渔农互补”的盐碱地高效利用新路径,平均亩收入可比水稻单作模式提高1.5倍以上。该市还积极推动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试点纳入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盐碱水土一体化循环利用与生态改良渔业模式”项目,着力提升建设质量和水平。

强化院所合作,加大科技支撑。唐山市先后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团队合作,联合开展盐碱地土壤重构、盐碱水质综合改良、耐盐碱水稻、水产品种选育和技术攻关,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了《唐山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治理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唐山市盐碱地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研究站,形成并复制推广以“重塑土壤,高效脱盐,疏堵结合,垦造良田”为核心的盐碱地生态修复工程技术体系,构建适用盐碱地综合改良的新模式。

加快品种培育,挖掘增产潜力。聚焦“以种适地”,唐山市累计引进耐盐作物30余种、耐盐果蔬20余种、水产品10余种。坚持自主选育与科学引进相结合,滨海稻区选育出“滨稻8号”等一批耐盐能力3-5‰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8%。引育耐盐能力4‰的棉花、大豆等,累计培植、引进280余种耐盐植物。

坚持因地制宜,推动模式创新。唐山市推进良种良法有机结合,试验示范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豆-稻”、“稻-麦”轮作,形成与盐碱地特性相适应的适生种植与改造提升轻简化综合利用模式。同时加快数字农业建设步伐,利用“智慧大田”管理平台,对水位、水质、气象、虫情、苗情进行实时监测,使盐碱地生产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丰南区推行盐碱地棉花全程机械化推进示范,实现高效低损、一次性采收。构建水稻全程质量追溯和防伪体系,实现品牌塑造、维护。另外,还建设智慧园区现代化展示系统,实现智慧农业展示、园区实时监控、水稻文化展示及科普教育等。

随着各项举措的深入落实,唐山市盐碱地利用在水土治理、增产增收等多方面均取得突出成效。

治水、改土协调推进,唐山市盐碱地年治理投入节省约80%,一年来,丰南区1700亩综合型稻渔综合种养试点,耕层土壤盐分从5‰下降到2‰以下,乐亭县1500亩耕层土壤含盐量从3.5‰下降到1‰左右,曹妃甸区3000亩耕层土壤盐分从13.7‰下降到4.8‰。


充分发挥稻渔综合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多收”优势,乐亭县试点比水稻单作模式亩均收益提高1.5倍以上,1400亩水稻总产量100余万斤,实现稻蟹养殖综合效益400余万元;曹妃甸区试点水稻亩产647.87公斤,稻鱼虾等平均亩效益达1700元以上;丰南区试点生态大米硒含量达到0.32mg/kg,市场价达6元/斤,比普通大米价格提高50%。

大力发展“耐盐碱稻+特色水产养殖”、“盐碱地+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等多种“盐碱地+”特色农业,全市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5.7万亩,芦台芦海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全省唯一一家稻渔综合种养类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唐山市聚焦“良法改地、良种育推、综合种养、提质提效”,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探索出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子、新模式。

唐山市委改革办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