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唐山市曹妃甸区:“四个融合” 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4-04-03

改革网看河北 近年来,唐山市曹妃甸区不断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全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构建产业互补共促、要素畅通对流、基础设施一体、公共服务均等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助推全区农业农村发展实现新突破。2023年,唐山市曹妃甸区荣获首批国家农业产业镇等5项农业农村领域国家级荣誉,获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联农带农机制建设试点县等4项省级改革试点。

要素融合 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

曹妃甸区积极落实唐山市“凤凰英才”4.0政策,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人才培育工程,健全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引导农民工、大学生等返乡下乡、创新创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同时加大技术指导力度,现场培训400多人次,线上直播5次,收听群众超5000人。

为了激发土地活力,该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3万亩。印发《2023年度唐山市曹妃甸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推进方案》、《唐山市曹妃甸区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建设方案》,创建万亩耐盐碱水稻标准化生产绿色高产示范区和异位稻渔综合种养2个省级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推进承包地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2023年创建各级示范家庭农场106家,完成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鉴定业务399笔,农村产权交易额达到9299.7万元。

为了激发资金活力,该区坚持把农村发展纳入财政预算优先保障,持续加大投入力度,2023年区本级预算安排“农林水支出”专项资金3.56亿元,较2022年增长10.23%,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占比达到47.82%。以解决短板、提升产能、振兴农业为着力点,该区积极推进政府债券项目。目前,唐山市曹妃甸区孙塘庄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债券项目入库工作,拟申请政府债券2.4亿元。

产业融合 夯实农村发展“硬支撑”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曹妃甸区因地制宜打造农村产业品牌,全年实施并入库农业重点项目10个,签约农业项目2个,累计完成签约引资额17.77亿元。另外,围绕水稻、水产两大特色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全年完成粮食播种35.39万亩、总产量25.11万吨,海淡水养殖22.6万亩、总产量18.27万吨,实现面积、产量双增长。四农场(水稻)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曹妃甸河豚鱼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全省唯一。

该区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组织59家优质企业、14家社会组织深入包联村队开展“手拉手”活动,不断探索联手共建产业发展新模式,带动乡村产业长足发展,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开创了企业效益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双赢”局面。目前,全区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超过120万元,其中5个行政村已达1000万元以上。

该区大力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举办河豚美食节等特色活动。2023年,该区乡村旅游接待超139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超11亿元。目前已创建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3个。十里海养殖场(河豚小镇)被评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柳赞镇蚕沙口村(妈祖文化小镇)、九农场李家房子村(桃萄水镇)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此外该区还出台《关于支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从发展规划、示范带动、土地政策、配套服务、宣传引导等六个方面促进农业提效、农民增收。同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稳定种粮农民补贴,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生产者补贴政策,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金额201.66万元,惠及农户1.42万户,2023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02元、增长8%。

治理融合 打造农村发展“新风貌”

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曹妃甸区印发《唐山市曹妃甸区2023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将全区15个场镇108个村居按照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精品示范村进行评级,明确标准、分类施策、全域提升。2023年,全区创建和美乡村10个、“美丽庭院”1001户、“精品庭院”503户,获评省级沿海风情示范片区。

该区还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月、沿海县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秋季战役等专项行动,推动全域环境综合整治。并对全区2023-2025年农村垃圾治理项目进行再扩面、再升级,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按照“属地清扫保洁+全域统一清运”模式,引进农村物业服务企业9家,配备保洁员573人、垃圾转运车辆34辆,实现农村环卫全域覆盖,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提升。

设施融合 推动城乡服务“均等化”

实现城乡间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全力缩小基础设施落差,2023年曹妃甸区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项目44个,全区15个场镇水电、道路、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24小时供水全覆盖。实施“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建设改造农村公路22.5公里。六农场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于唐线、乡道大李线被命名为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

为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该区以城乡教育联合体、医疗共同体等多种形态,推动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将全区96家村卫生室全部纳入一体化管理。同时,坚持以区、场镇(街道)、村(居)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逐步加强镇街级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村(居)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年内新建农村孝老食堂8所,区、场、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唐山市委改革办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