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经济 > 文旅

大外学子三下乡:发展考察调研团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旧址

来源:大连外国语大学作者:时间:2023-11-13

2023年7月7日-2023年7月9日,大连外国语大学“寻访·探忆·筑梦”发展考察调研团前往旅顺日俄监狱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调查研究行动主题为走进历史文化,用青春视角见证辽宁振兴发展的深刻变化。本次行动由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分团委副书记朱林担任指导老师,高级翻译学院及英语学院3名21级本科生组队实践。

此次实践调研基于探究辽宁的历史文化,感悟辽宁振兴发展的广阔前景,以扎根基层的实际行动展现辽宁学子的青春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辽宁振兴发展高度重视、深情牵挂,念兹在兹、倾注心血,多次就辽宁振兴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行动期间,队员们首先阅读了《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系列文件并观看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力谱写辽宁全面振兴新篇章”的重要讲话,对辽宁全面振兴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了全面且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从人民网、华夏经济网、吉安新闻网等媒体的报道中了解到旅顺日俄监狱博物馆的建立与发展历程。

行动队在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内合由大连外国语大学谢子葳提供

实践期间,队员们首先参观了日俄监狱旧址,旧址场景陈列由全景沙盘、检身室、东侧牢房、暗牢、戒护系、刑讯室、遗物展、西侧牢房、绞刑场、等19个区域组成,工作人员跟我们说这些陈列都是以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调查为基础的,采用原始状态的陈列方式,不夸张也不修饰。这不禁引发了队员们的思考。一间间阴暗潮湿的牢房、一副副冰冷的镣铐、一条条吞噬过无数抗日志士和爱国同胞生命的绞索,都让团队成员沉浸式感受到了日俄监狱所承载的中华人民不屈服的苦难史,讲述着中华民族苦难的泪、不屈的血和抗争的火。

队员们参观日俄监狱旧沙盘全景由大连外国语大学谢子葳提供

在参观的过程中,给团队成员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暗牢,暗牢是日本殖民统治者残害被关押者的狱中之狱。工作人员跟我们介绍道:“凡是被关押在这里的,都是那些敢于进行反抗斗争和被认为是严重违反狱规的人。每间暗牢长1.7m,宽1.45m,高2.38m。关押在暗牢里的人,要带上特殊的刑具,吃狱中的七等饭。平时,里面伸手不见五指,不透一点光亮。仅有一个外小内大的观察孔,只有在看守查牢时才会被打开。被关押者关进暗牢,少则3—5天,多则一个星期。因终日不见光亮,出来后眼睛突然受到阳光强烈刺激,对视力便造成极大伤害,不少人因此致残,双目失明。”这深刻揭露日本殖民当局对狱中被关押者进行残酷迫害的罪行,真实再现狱中被关押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开展反抗斗争的历史。

隋学敏与初玉昆同志的证言被展由大连外国语大学谢子葳提供

队员们参观日俄监狱旧址实图片由大连外国语大学谢子葳提供

实践期间,队员们自行参观了专题展览,分为“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两部分,用翔实的史料、百余幅历史图片,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日俄侵占旅大物证陈列》以日俄战争和日本殖民大连四十年为主线,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资料,揭露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大连地区犯下的滔天罪恶。《安重根狱中书法特别展览》通过对一位革命志士的事迹介绍,展现安重根为争取民族独立,同日本殖民者进行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片再现了当年为民族解放事业而被日本殖民当局囚禁或杀害在旅顺监狱的英烈们的事迹。

通过本次实践,团队成员受益匪浅,深刻了解到了先烈们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勇于献身的民族精神,激励着后来人更加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国梦,创造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砥砺奋进,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东北振兴的战略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寻访·探忆·筑梦发展考察调研团的成员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肩负起辽宁振兴的重任,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而努力奋斗!(大连外国语大学谢子葳)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