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新重庆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来源:作者:时间:2023-01-18

重庆举行第三场专题记者会,邀请五位重庆市人大代表共话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庆实践

本报记者 王明高

雷茂盛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使人民当家作主更好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月15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所作的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用较大篇幅对重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落地落细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工作思路。

  为让大家更好了解重庆市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的实践情况,重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专题记者会,就此方面的话题,邀请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张良皓,重庆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黎藜,重庆市渝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积光,重庆市南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友明,重庆市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义清五位重庆市人大代表,结合各自领域介绍介绍有关情况。

他们分别围绕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用,不断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庆实践;在立法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各环节发力,持续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本报记者特将他们的发言实录予以刊发,敬请读者垂注。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张良皓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重庆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张良皓在介绍有关情况时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全过程人民民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行稳致远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张良皓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制度载体作用,不断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庆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提供坚实有力的民主法治保障。

  一是依法做好代表选举工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具体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民主选举是指人民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法定形式选举国家各级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严格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换届工作的要求,认真抓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稳步发展“群众家门口的民主政治”,特别是在2021年区县乡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大力推进选民登记信息化录入工作,保障了流动人口的民主选举权利,全市有2321万选民参加投票,选民登记率、参选率均高于上届,依法选举产生区县人大代表12134名、乡镇人大代表49853名。去年底至今年1月上旬,各选举单位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把好选举法律关、法定时间关、法定程序关、法定人数关,选举出重庆市六届人大代表867名,使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现实地体现到换届选举的全过程各方面。

   二是扩大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广度深度。坚持在法规立项、起草、论证、审议等环节拓展人民群众有序有效参与,建立代表议案建议、面向社会公众征集、收集社情民意等立法项目选定工作机制,完善法规草案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和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民意直通车”作用,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诉求,使立法更有效率、更有温度、更贴近民意。2018年至2022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制定法规和法规性决定42部,修订法规22部,审查批准单行条例9部,制定修订的每一部法规都满载民意,审议通过的物业管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生活垃圾管理、养犬管理等条例,都充分彰显了惠民利民的立法初心。

  三是在加强人大监督中切实保障人民权益。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紧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定监督项目,广泛邀请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和调研视察等活动,始终把维护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落实到人大监督的全过程。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人大监督为人民,用法治力量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和期盼,围绕养老、“双减”、学龄前儿童入园难、医保基金监管、高层建筑消防等热点问题开展监督,督促政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大监督成效刻到人民的心坎上。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这五年共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139项,开展工作评议5项、专题询问5项、执法检查28项,督促有关方面依法履职,较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四是在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中彰显人民当家作主。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庆市委工作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等积极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更好地把党的领导和人民意志结合起来。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区县和乡镇人大普遍推开,“季会制”在乡镇人大常态化运行,畅通了民意渠道,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重大事项讨论决定的热情,以接地气、有烟火气的形式真正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践行在基层治理各环节之中。

  五是更好发挥代表主体作用,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动力更足。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生活在人民中间,与人民群众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这五年共开展38次主任接待日活动,接待基层市、区县人大代表766名,及时回应基层代表和群众关切。积极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全市建成1万余个代表家站,推进四级代表进家入站履职常态化,代表们依托家站走访、接待群众逾16万人次,反映群众意见建议10万余条。组织代表围绕社会热点难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代表们提出75件议案和6193件建议,推动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让“民意”变“满意”。人大代表作用的充分发挥让人大工作更具活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庆实践更加深入。 


重庆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黎藜:

让立法更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重庆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黎藜介绍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近年来,在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下,重庆市人大法制委和常委会法制工委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立法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原则和要求贯彻到立法的全过程各方面,使地方立法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黎藜从三方面一一进行了阐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主成果更加丰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关切期待,着眼推动民主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让立法更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立法成果更加丰硕。

  一是强化立法纾难济困,兜住保障民生的底线。认真落实“幼有所育、病有所医、弱有所扶、老有所养”等要求,及时制定和修改《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重庆市中医药条例》等重要民生领域法规。在《重庆市慈善条例》统一审议阶段,重点补充完善了慈善组织义务、个人求助条件、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媒体开展慈善公益宣传责任等内容,推动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努力让立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更有“温度”。同时,积极开展养老服务条例立法调研,助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是强化立法有效管用,回应社会治理的期盼。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立法关注的重要领域。在修改《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过程中,重点对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和公共收益管理使用、小区车位车库对外出售、未入住物业服务费收费标准、业主委员会成员的津贴等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予以进一步规范,让物业管理的基层社会治理效果更加凸显。《重庆市人力资源市场条例》,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进一步明确用人单位招用人员的禁止性规定,细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4种禁止性行为,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简易程序,增设招工虚假广告的罚则,更加充分保障求职者、用人单位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三是强化立法规范引领,夯实制度建设的基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通过地方立法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出台《重庆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重庆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工作条例》等法规,不断健全完善民主程序,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总结我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近年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会议制度,优化工作机制,增加扩大会议公开的规定,让过程民主更有保障。《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工作条例》,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对代表议案的具体范围、形式要件、提出和办理程序、办理结果督促检查等作出细化规定,为提高代表议案办理质量、有效回应群众关切提供制度支撑。

  ——坚持做实开门立法,过程民主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在立法实践中,不断丰富民主立法形式,拓宽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立法途径,过程民主持续深化。

  一是坚持代表主体地位,注重发挥代表作用。坚持把主动征求市人大代表的意见作为立法的必经程序,抓好代表参与立法的“规定动作”和“增选动作”,积极引导广大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切实发挥了代表在立法中的重要作用。据统计,重庆市五届人大以来,全市人大代表共提出“制定《重庆市社会信用条例》”等立法议案70余件,“关于将《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纳入市人大立法的建议”等立法建议50余件,较好发挥了代表主体作用。在立法实践中,每一个法规案均通过代表履职平台征集所有市人大代表的意见,不少代表意见建议在法规制度中得到吸纳。同时,根据代表专业特长、工作领域,邀请深度参与立法,有力支持和保障代表通过多种途径提出立法意见建议。

  二是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汇聚基层群众智慧。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协助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范围内先后两批设立1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各基层立法联系点自设立以来,积极探索、守正创新,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一线的优势,在更大范围内汇聚基层群众“原汁原味”的立法建议。据统计,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针对32部法规草案汇总提出修改建议1100余条,其中80余条被完全采纳。同时,积极争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落户沙坪坝区,让“高大上”的国家立法贴近巴渝人家,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次进行了宣传报道。

  三是借智立法咨询专家,发挥专业智库优势。合理征求吸纳专家的咨询意见,是推进民主立法的重要方式。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共聘请40名来自国家机关、高校、律所等立法咨询专家,常态化为法规草案“把脉诊治”。在修改《重庆市天然气管理条例》过程中,针对业主与天然气公司争议较大的居民小区内天然气设施安装主体资格问题,我们委托西南政法大学开展第三方论证评估,吸纳专家有益建议,推进科学立法。在《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立法过程中,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群众来信等方式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召开专家论证会,重点就犬只个体识别等技术性问题进行专题论证,听取专业意见,确保制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坚持讲好立法故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法律法规只有被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才能有效实施。立法宣传是让法律法规走近群众的重要方式,也是延伸全过程人民民主链条、在立法工作中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在立法实践中,更加注重立法全过程宣传,制定地方立法宣传工作规范,坚持讲好立法中的鲜活故事,进一步提高立法工作的发声率、见报率、出镜率,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增进群众立法认同。建立完善市人大法制委和常委会法制工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强化法规通过和生效实施两个环节的“官方释义”,对物业管理条例、养犬管理条例、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群众普遍关心的法规,加强立法宣传和权威解读。针对社会关注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规定等重要法规,组织编写法规释义,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推动法规正确有效实施。此外,牵头编辑印发《重庆市法规汇编(1997一2022)》,送发全市38个区县人大、政府、市六届人大全体代表、相关市级部门和单位等,为社会各有关方面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供便利条件。


重庆市人大代表、渝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积光:

深入老百姓心声  民意转化为决策

 

 

  重庆市人大代表、渝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积光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丰富内涵进行了深刻阐释,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人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渝中区人大常委会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的精神内涵和核心要义,在依法履职中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回应人民期待,广泛凝聚起推动全区发展的磅礴能量。

“我区广泛发动42万选民,以一人一票的方式直接选举产生238名区十九届人大代表,这是我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最生动、最充分的实践。”何积光透露说,新当选的区代表正式履职后,渝中区支持和保障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制度载体参与全区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一年来,渝中区坚持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修改完善《渝中区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对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规定,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转化为制度规范。并坚持从代表议案建议、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等渠道选取审议议题,共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38项,作出决议决定8项,开展执法检查4项,组织工作调研和视察11次,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67人次,确保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依法落实相关工作责任。

  “一年来,435件代表建议已经全部办理完结,有关单位将代表许多好的意见建议融入到决策制定和具体工作中,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让代表的好建议转化为百姓的好声音。”据何积光介绍,一年来,市、区代表以各种方式接待选民群众3672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和问题1798条,推动办理落实1716条。这些工作都能反映出,全区各单位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各项公共事务始终在人民全过程参与、监督下运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具体的参与实践,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全区公共事务。

  在记者会现场,何积光还为记者分享两个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实践案例。

   第一个案例,即代表推动决议出台,将群众意见转化为全区重大决策:

渝中区作为重庆的母城,如何在20.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深入开展城市更新,深耕精耕渝中发展空间,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这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在一次实地调研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绩效情况的活动中,调研组通过召开院坝会的形式,广泛听取了老旧社区居民群众对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的意见建议。通过调研,代表们纷纷提议,渝中区是建成区、老城区,老旧小区很多,有必要通过法定程序作出决议决定,更好推动全区城市更新工作。

   代表有建议,人大就有行动。在得到区委的支持后,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多次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在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作出了《关于切实有力有效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决定》。通过专题调研推动人大作出决议,将代表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全区共同意志,助力打造渝中城市更新“升级版”,这项工作得到了央广网、全国人大网、重庆人大网等40家媒体的宣传推介,还有几家外省省级网站也采用了我们的信息。下一步,我们区人大常委会也将围绕决议的贯彻落实,加强工作监督,让更多老旧社区呈现出新面貌,让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第二个案例,即:畅通民意联系渠道,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尊重和落实: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持续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特别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有全国、市级、区级人大代表各1名。为了更好发挥“三级人大代表”的资源优势,去年5月,在渝中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渝中区首个社会单位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点成立,实现了全区代表之家、站、点三级覆盖。通过打造横到边、纵到底的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打通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走“新”更走“实”。

同时,因为履职需要,部分代表对口联系的社区与原选区不一致,根据工作需要做了一点微调,如何与原选区选民保持联系?针对这个问题,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去年3月决定先选择10名代表探索开展“双履职”活动,要求相关代表固定联系一名原选区的选民代表和民情联络员。

“包括从我自己开始,因为我现在的代表组跟我原来的选区也分离了,所以我也回到我的选区去接待选民,每年至少到原选区参加一次选民接待活动和所属代表组的闭会活动。”何积光说,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更好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代表人民的优势和作用,为破解少数代表与原选区选民联系难的问题做出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

  何积光表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以主人翁地位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各方面工作开展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二十大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工作部署落实到工作中,确保区委和区“一府一委两院”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上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

 

重庆市人大代表、南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友明:

构建代表履职平台  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重庆市人大代表、南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友明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多次强调和深刻阐述,是我们做好人大工作的坚定遵循。总书记指出,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中,南川区人大常委会得到市人大的有力支持,在区委领导和支持下,瞄准代表履职“小切口”,搭建履职平台、落实代表建议、丰富主题活动,持续激发代表履职活力,积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民生改善。

  一是深入推进乡镇人大“季会制”,“全链条”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南川在全区31个乡镇全面推行乡镇人大“季会制”,一年召开四次人代会,分别为两次例会、两次专题会。改变了以往乡镇人大一年只召开一次人代会,且没有常设机构,监督难以有所作为的状况。

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季会制”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年初,提出会议议题预安排;会前,组织代表视察调研;会中,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听取上一次人代会建议办理情况报告;会后,开展跟踪监督。同时,“季会制”通过注重单项监督、分散监督、事前监督,乡镇人大监督工作更加常态化、精细化,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乡镇人大监督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代表履职效能更加明显。经过六年的实践,南川区在持续推行的基础上,对“季会制”进行了进一步强化和深化。

例如:南川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区人大各专工委分片区联系指导镇街人大工作;认真贯彻重庆市区县人大常委会街道工委工作条例,去年首次听取各街道人大工委的工作情况报告;拓展重大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本届以来,各乡镇共召开人代会109次,代表票决并监督实施民生实事129件,“季会制”的推进,让公众“有序参与”迈向“有效参与”。

二是不断丰富发挥主体作用的载体,“全覆盖”构建代表履职平台。

坚持统分结合,科学进行代表分组,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设立代表小组,以片区(代表团)为单位组成代表联组,同时还组建了监察法制、财经城环、教科文卫、社会建设、农业农村等5个专业组,充分发挥代表专业优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启动了“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紧扣南川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一区目标”“两化路径”“五大定位”“六个提升”目标任务,组织全区各级人大代表扎实开展调研献策、视察检查、审议评议、参与建设“四大行动”。已提出建设性意见204条,形成调研报告14篇,办好事实事190件;市人大代表联组先后开展乡村振兴、工业经济发展等专题视察2次,收到初步成效。修改完善了《南川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入推进代表之家建设密切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实施方案》,规范设立代表家站。全区各镇街已设立代表之家34个、村(社区)设立代表活动站148个,做到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进家进站全覆盖。2022年接待群众1.1万人次,解决问题531个,向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反映建议意见634条。

  深入推进“两联一述”,常委会组成人员每人联系2名区人大代表,市、区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30余人次,参与区人大专工委组织的专题调研、专项视察、执法检查等相关活动180余人次。区人大代表走访选民3882人次,接待群众1950人次,向有关部门反映群众意见95条。2022年有4名市人大代表向区人大常委会述职,95名区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

  三是紧盯解决代表“被满意”的问题,“全方位”推动建议落地落实。人大代表提出代表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职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途径。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建议没有得到有效的办理,承办单位在答复代表时就打“感情牌”、“做工作”,让代表碍于情面给出“满意”评价,我们称这种情况为“被满意”,而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此,南川区人大常委会以“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为目标,按照“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的要求,在代表建议办理的交办、承办、督办三个环节发力,坚持重点督办与分工督办、听取报告与公开评议相结合,着力解决代表“被满意”的问题。

  南川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共提出建议189件,我们选择12件建议由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重点督办,其他建议根据分工由区人大各专工委督办。2022年6月,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各主办单位关于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情况的汇报、各专工委分工督办情况的汇报。承办单位办理答复率100%,代表对答复函满意率100%。2022年12月,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区“一府一委两院”关于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结果均为满意。同时将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在下一次人代会上印发,并在网上公开,接受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监督。

  黄友明还介绍了他们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的两项具体举措:

  一是探索设立公检法人大代表工作站。按照重庆市人大关于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形式,充分发挥代表家站宣传引导、汇集民意作用的要求,我们在南川的公检法机关探索设立人大代表工作站3个,每个工作站都包括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每季度都定期开展活动,每年都接待群众、转办意见,使代表工作站成为代表履职服务站,成为社情民意直通车。目前,已开展了“优化全区营商环境”、“视察诉讼服务、天平护未工作”、“见证司法救助金发放”、“公益诉讼检察开放日”4次代表活动,接待群众65人,转办意见19条,进一步畅通了人民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民意、提出意见建议的渠道。

  二是探索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议与测评。为推进代表建议办理高质量,南川区首次开展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议。今年评议了承办代表建议最多的单位——区交通局,通过线上线下发布评议公告、“背对背”听取代表意见、现场调研办理情况、常委会组成人员评议,提出整改意见10条。2022年12月的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各组成人员对区交通局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得分93.8分,测评结果为满意,并将测评结果纳入本年度区级部门人大工作考核内容。南川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议,被选为2022年度“重庆十大人大新闻事件”之一。

 

重庆市人大代表、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中心湾

社区党委书记张义清:让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成为“幸福湾里人”

  重庆市人大代表、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张义清从回忆一段往事开头,讲述了中心湾社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立法联系点催生基层治理的故事。

她说,2005年,号称“西南工业之母”的重庆特钢宣告破产,“社会心态整体性失落、社会矛盾井喷式爆发、社会事务断崖式移交”。中心湾社区作为其所在地,“环境脏兮兮,人心乱麻麻,秩序乱糟糟,问题成堆堆”,这是当时群众的无奈描绘。十余年来,中心湾社区久久为功,特别是基层立法联系点建立以来,我们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立法联系点催生基层治理新气象。

  据张义清介绍,2020年5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落户”中心湾社区。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沙坪坝基层立法联系点正式运行。随后,中心湾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示范联系单位,立法直通车,开出湾里、驶过渝洲大地,直达首都北京。两年多来,我们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人大主导、群众主体、专家参与,精耕基层民主立法,让中心湾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成为“幸福湾里人”。

   ——汇智聚力,凝聚基层立法联系点硬核力量。一是先后聘请多名专家学者担任立法咨询专家,推动三官一师”(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和“法律明白人”常驻社区,通过“专群结对”,搭建起“法言法语”与“民言民语”双向转化平台。二是招募信息采集员633人,在7个社区、6个高校律所、20个居民区、80余家企业设立15个“信息采集点”,确保庞大而精细的信息采集“矩阵”意见收集“广”、民情反映“准”、民意提炼“深”。三是以党建工作圈、人大代表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站为三轴,辐射带动辖区新旧两区,形成“三轴二带”工作格局,结合代表家站建设升级版及代表履职“双量化”考核及“五社联动”等建立全覆盖运行体系。以基层立法联系点为载体的基层民主在中心湾“湾里湾外”时时可见、在石井坡“坡上坡下”处处可闻。

  截至目前,已完成25部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询任务,收集意见建议1126条,整理上报701条,被采纳72条。我们的优秀立法信息员,原特钢退休老人姚华全,得知他在噪声污染防治法意见征询中提出的立法建议被全国人大采纳时,他自豪的告诉我们“没想到我一个普通退休工人也能参与国家立法,提的建议还能被采纳。”像姚华全这样的民意传递“一传手”奔波于大街小巷,记录反映最真实的民意,让最广泛的民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深耕立法,形成中心湾特色的基层民主实践。一是线上依托石井坡“E党建”小程序等5G时代的新媒体,开展“线上培训”“线上普法”“线上意见征询”,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工作平台;线下打造“意见征询会、开放式漫谈会、问效评估会和特钢贤人坊”搭建“三会一坊”工作载体,广泛征询群众及辖区社会单位的立法建议,实现既能“屏对屏”又能“面对面”的“线上+线下”的法“智”新途径,让“智慧化+铁脚板”共同服务于立法工作。二是创设“三甄三译”“六步征询法”,实现意见征集“三上三下”,确保基层声音“原汁原味”反馈到国家立法机关。三是推广“信息采集积分卡”,制订信息采集员激励办法和“积分兑换”制度,“得分”群众可以在街道100余家积分商城会员商铺兑换商品或服务,深度激发了群众参与度,信息员“蓝马甲”成为了中心湾社区又一道靓丽风景。

  ——以民为本,“点”带面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成效。两年多来,我们持续探索基层立法联系点与辖区治理的契合点,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以“居民小两会”“三张清单”“六步工作法”为纽带共商社区公共事务,“大伙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社区的事居民自己作主”,多个老旧小区“没有物管,胜似物管”“破茧蝶变”的鲜活案例生动展示了社区居民自治能力逐步有效提升,去年我们社区居民委员会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两年多来,我们办成了一批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和好事,投资500多万元的花弄里老旧小区改造、消防设施改造、适老化改造、老年中心等项目纷纷落成,温情的邻里文化蔚然成形,中心湾民生更便利、民愿更贴近、民悦更同心。同时,设立“一场一廊一室一微站”法治服务四平台,实现法治文化浸润与治理能力提升深度融合,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民安更有力、民风更淳朴、民和更团结。

   张义清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中心湾社区作为基层民主立法的展示平台,我们将以更加有形有效、有声有色的实践,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心湾社区“既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又有完整的参与实践”,用心用情用力讲好基层民主故事,为打造民主立法最佳基层实践地提供中心湾方案。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