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5-07-27
□ 赵庆国
数据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应用的生命力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当前,我们每一秒钟都会产生出海量的数据信息资源。这些数据信息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深度开发和系统利用,为拓展、丰富和优化决策选择和业务创新提供数据支撑。
最近几年,我国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其支撑和赋能的数字化生活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持续深入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带来了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服务。同时也要看到,这些数字技术、数据信息并没有实现全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比如,在部分领域、部分人群中的渗透率不高、覆盖程度不均、用户体验不一等,这些问题普遍存在,已经形成了部分群众为之苦恼的“数字鸿沟”。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们受教育程度不同,尽管全国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总体上成效显著,但城乡之间、不同年龄人群之间、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之间公共服务不均衡的问题仍然突出。
这些问题,是一部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甚至已经成为他们的烦心事、揪心事,应该成为试验区建设中有关部门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不仅需要更长的长板,比如使其更加智慧化、便捷化,还要千方百计把短板补齐、拉长,要实现普惠化、精准化,努力不让任何一个人民群众落伍掉队。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在我们丰富和拓展生活服务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同时,要切实把推进全民共享数字红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智慧化服务融入每一位老百姓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