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5-07-26
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海关总署晒出的这一进出口成绩单,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外贸保持较强韧性,实现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变量可控。”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外贸在复杂环境下顶住压力、保持动力、展现活力。
吸引外资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力量。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来华各类投资总体向好。1~5月份,股权性质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311亿美元,同比增长16%。”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7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2025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对2025年上半年外贸外资的成绩单,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列为年度重点任务,通过制度型开放(如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拓展新兴贸易模式及强化外资服务保障等,共同推动外贸外资稳中有升,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民企是出口主力军
6月以来,在达谊恒精密机械(常熟)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一台台无尘搬运机器人陆续下线发往海外;7月16日,阿联酋企业Auto-craft斥资10亿美元,与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签署采购协议,订购350架E20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这是截至目前中国最大的单笔eVTOL意向采购订单;7月22日,一列满载着45个集装箱,载有机床、彩色液晶显示器等货值达1957万元产品的中欧班列经由满洲里前往东欧……
面对美国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外贸形势变幻莫测,大多外贸企业生存异常艰难,民营企业作为外贸主力军,持续领跑外贸。“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我国外贸的比重达到了57.3%。”王令浚表示,民营企业出口中,装备制造业产品占半壁江山,船舶、汽车、专用装备这些硬实力产品,出口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的风浪中成长壮大。
“受‘抢出口’因素影响,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增长7.2%,比一季度分别加快1.6和0.3个百分点。”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受美国“对等关税”影响,上半年我国对美国进出口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同比下降9.9%,但我国对东盟、欧盟、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有所回升。作为“抢出口”的一部分,“抢转口”成为过去几个月外贸企业的出路之一。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分析称,上半年我国对非美国家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对东盟、欧盟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3.0%、6.6%。同期,货物和服务贸易净出口拉动我国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同比高出1.0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上半年,“三驾马车”之一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2%。我国积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大“朋友圈”,推进贸易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风险。“从出口来讲,我们推动多元化对外开放,构建多元化贸易格局,对单一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已降到个位数。各地区各部门加力稳定外贸,贸易结构更趋优化,新动能加快培育,外贸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
中国市场仍是外资“必选项”
外资企业为中国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也是我国外贸的重要参与者。“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资企业进出口6.3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4%,已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形势,在华的外资企业仍然坚持深耕中国、信心不减。”王令浚表示。
今年以来,在一系列稳市场预期和稳信心政策加持下,中国市场呈现出引人注目的“磁吸效应”。日前在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再次诠释了“中国将长期成为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对广大外资企业来说,扎根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的正确选择。美国芯片企业英伟达首次参展链博会;法国空客今年首次参展就带来上下游10家合作伙伴,共同描绘涵盖从原材料供应到终端应用的大飞机产业链全貌;麦当劳携手中国九大供应商启动“中国再生农业计划”;主宾国泰国遇上必胜客“泰国日”,中泰上下游产业供应链的深度协同,让参观者从榴莲披萨中品尝到来自泰国等东盟各国榴莲产区的浓郁风味……
今年2月份,《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公开发布,从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20项政策举措。今年以来,多个重大外资项目在中国落地。6月18日,菲尼克斯电气中国第二基地全价值链超级工厂项目在江苏南京开工;6月20日,特斯拉中国大陆首个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落户上海临港;7月15日,美国企业在中国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在广东惠州投产……我国持续在外资准入限制上做“减法”,在营商环境上做“加法”,不断增强高质量引资的“强磁力”,以切实的市场机遇提升外资企业获得感。
下半年外贸稳增长仍需努力
展望下半年,多位专家均提到经济运行依然面临多重不确定性。
“总的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顶压前行,规模稳中有增、质量优中有升,成绩实属不易。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在于有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也离不开各地各部门聚力攻坚,离不开广大外贸企业、外贸从业者的应变求新。”王令浚同时也指出,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增加,下半年我国外贸稳增长仍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支持下,装备制造业增长比较强劲。一些企业抓住90天窗口期‘抢出口’,带动了工业生产回升。”在业内专家看来,“抢出口”效应甚至将继续驱动出口增速上升。但窗口期结束后,美国的关税政策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进一步影响我国外贸出口。
“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数据亮眼,客观上有‘抢出口’‘抢转口’因素,出口需求存在提前透支情况,中美经贸摩擦将持续考验我国出口韧性和企业应变能力。”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认为。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此前表示,在华的外资企业贡献了近7%的就业、1/7的税收、约1/3的进出口、1/2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纽带,吸引外资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有助于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认为,基于我国完善成熟的产业链供给优势、超大规模市场需求优势,未来应把握市场窗口期与发展转型期,采取多方面措施稳固我国外资外贸发展优势。加快技术攻关,促进自主创新与利用外资协调发展。持续完善国内外产业链布局,加快提升绿色节能技术等重点技术的自主研发水平,吸引更多高端、优质跨国企业来华开展合作,从而充分发挥外资在产业升级中的促进作用,不断强化我国产业链韧性。(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