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协作 > 科教文卫

多部门协同发力 青海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作者:刘亚婷时间:2025-07-16

7月15日,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青海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宁海关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成效。通过三级网络覆盖、智慧化技术应用和跨部门协同,青海在重点传染病防控、口岸检疫效能提升、区域疾病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人兽共患病防控成效显著,重点病种感染率大幅下降。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晓东介绍,青海构建了省、市州、县三级全链条监测网络,覆盖养殖、屠宰、调运等关键环节,建成8个陆生动物疫病区域监测中心、17个国家级监测站点,设立44个疫情报告单位。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包虫病等六大重点病种,分区域、分时段开展精准监测,年均监测样品28万余份,推动包虫病牛羊棘球蚴感染率、犬粪阳性率持续降至较低水平,畜间布病个体阳性率较2021年峰值降幅达43.18%,人间病例发病率降幅居全国前列。通过与卫生健康部门定期会商,加强人间病例追踪溯源,为遏制人群感染增量奠定基础。

智慧检疫赋能口岸防控,出入境通关效率与精准度双提升。西宁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朱雪迎介绍,西宁曹家堡机场智能闸机通道集成红外测温、智能核验等功能,实现发热旅客精准拦截与健康旅客“秒通关”,今年上半年监管出入境人员9596人次,平均通关时间缩短40%。通过“口岸快检 +实验室检测”两级模式,上半年完成采样检测205人次,检出甲型流感等重点传染病8例。该关开展12次口岸病媒生物监测,均未捕获风险物种,筑牢国门生物安全屏障。同时,西宁海关建立全省首个有害生物和外来物种初筛鉴定室,为青海省开展国门生物安全检测奠定了技术基础。海关与卫生健康、疾控部门签订《口岸公共卫生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应急演练,形成“信息互通、协同处置”的联防联控机制。

监测网络覆盖全省,区域疾病管理精准化。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公共卫生专家、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莉立介绍,青海依托多部门协作建立了一套覆盖全省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实时覆盖全省医疗机构,实现疫情数据动态监测;对流感、新冠等重点传染病以及人兽共患病实施哨点监测,结合病原学与宿主监测强化风险研判;在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开展发热、腹泻等症候群监测,早期发现聚集性疫情,医疗机构主要落实首诊负责制,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立即报告,并采样送检。

下一步,青海将持续优化监测预警机制,深化智慧化技术应用,强化区域联防联控,为筑牢“中华水塔”生态安全与人民健康防线提供坚实保障。(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刘亚婷报道)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