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地方改革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 > 地方改革

亩产论英雄 寸土产寸金 | 广丰区集约化土地利用破解工业用地发展难题

来源:中国改革报作者:改革网时间:2024-12-25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产业格局的变化,土地资源的稀缺矛盾更加突出,用地难已成为工业园区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制约瓶颈和阻力。如何破解土地要素低效供给问题?广丰区通过“摸清家底”、“空间换地”、“腾笼换鸟”、“产业优化”等工业土地综合改革措施,走出了一条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新路子。

建立统筹机制 完善土地集约制度

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广丰区,地处赣浙闽三省交界,这个区位优势明显的通衢之地是全面对接与融入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桥头堡”,在上饶市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广丰区人多地少,全区现有耕地38.3万亩,人均耕地仅0.38亩,工业用地极为紧缺,“项目等地”矛盾突出,制定出台相应的解决措施已成为广丰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有效破解工业用地之“困”,广丰区把工业用地集约化改革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优化推进机制上全面发力,成立工业用地集约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区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担任组长的“双组长制”顶层设计,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共同责任机制。领导小组下设亩产效益评价、闲置(低效)土地处置、新增土地高效利用等专班,组成力量集中攻坚。

以深度挖掘闲置土地清理处置、低效建设用地盘活利用、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等工业用地规划为重要抓手,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优化调整广丰区“一区三园”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制定出工业用地集约化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业用地差别化政策,强化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实施性与科学性。

盘活低效资源 腾拓土地发展空间

以往工业用地较为粗放,企业入驻时要多少地就给多少地,招商单位对企业用地投资、产出强度、容积率等工业用地效率没有严格规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少企业存在经营困难,无法投资建设二期、三期工程,导致土地多年闲置,还有一些企业有停产、半停产状况。

广丰区工业用地集约化改革工作小组组织专人专班通过对工业园区土地管理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摸底,摸排出闲置土地、低效用地企业作为腾换对象,在与相关企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采取政府回购、嫁接流转、司法拍卖、盘活闲置四种“销号”机制,以“一企一策”制度进行了“腾笼”,换到了“俊鸟”。

在对占据土地、厂房资源已停产、半停产的僵尸企业依法依规依合同收回土地、厂房等资产时,采取政府回购方式高效率“腾笼”,再通过重新招引项目方式高质量“换鸟”。

由政府出台相关产权交易、土地价格、税收优惠等奖励政策,支持低效企业进行合作经营、直接收购等方式的市场化嫁接,引进符合产业规划的“俊鸟”。凯强电子公司正是通过与上市企业广东科翔电子公司合作,成功引进20亿元的PCB线路板生产项目,实现了靠大联强的二次创业。

建立工业项目用地全程管理机制,对批而未供土地,采取标准厂房建设一批、招商引资消化一批、审查情况核减一批“三个一批”方式进行分类整改。广丰区黑滑石产业基地以提质升级模式引进投资100亿元的黑滑石新材料项目,成功消化批而未供土地800亩。

目前,已盘活工业用地1500余亩,消化批而未用工业土地1065亩。

高新产业布局 提升土地亩产效益

广丰区通过持续开展工业用地绩效调研评估机制,坚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科技含量高、占地面积少、增值迅速的高新产业放在首位发展,聚焦新电子、新材料、新智造“以下简称‘三新’产业”三大产业,以“高大上+链群配”要求进行关键领域招商选资,从而实现工业土地的高效利用。

随着《上饶市广丰区主导产业招商引资优惠办法》、《上饶市广丰区标准厂房管理细则》、《主导产业入驻标准厂房流程》、《关于进一步加强标准厂房招商工作的几点意见》、《上饶市广丰区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试点工作方案》规定的出台,为广丰区集约化土地利用提供了“标准地”落实项目的精准化管控、“拿地即开工”的高效专业化服务、“工业上楼”的集约利用提供了科学用地操作模式。

标准化高层厂房的建设,既满足了高端智能制造企业的研发生产一体化需求,又有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便利条件,还可能实现一栋楼就是“一条产业链”的“高质、高效、高产”发展体系。

目前,广丰区共建设190余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签约进驻企业113家,“三新”产业在广丰区新引进的工业项目中占92%,落户投产时间平均缩短60%,既有效节约土地,又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

这是广丰区深入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创新优化工业土地资源配置的有力推动,也是广丰区积极探索工业用地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供稿:上饶市广丰区委宣传部)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