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作者:刘亚婷时间:2025-07-16
7月15日,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召开青海省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省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祝增红围绕该省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情况,以及《青海省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出台相关情况作了介绍。
该《行动方案》的出台,对青海建成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共分为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明确分三年实施:2025年启动体系建设,推动重点地区和领域监测预警体系重塑转型;2026年总结试点经验并在全省推广;2027年基本建成体系,使疫情早期发现、科学研判和及时预警能力达到国家要求。
祝增红介绍,近年来青海积极推进全省疾控事业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尤其在传染病监测预警方面,通过制定印发《行动方案》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以传染病监测—分析研判—风险趋势预测—健康提示发布—预警信息通报—应急响应为主线,推动实现传染病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
在健全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方面,青海不断健全完善传染病疫情监测、风险评估、预警、疫情报告、信息发布制度,制定完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城市污水重点传染病病原监测、呼吸道多病原监测等管理办法、技术规范,有序推进青海省传染病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工作。
在织密传染病监测网络上,青海主动开展重大传染病监测,全省每年开展艾滋病筛查检测140万余人次,包虫病重点人群监测筛查20余万人次,年均免费筛查结核病疑似患者超过2万例,对感染者及时治疗以阻断传播链条。同时严密监测突发急性传染病,组建44支鼠疫监测队在重点区域开展监测;在20家哨点医院开展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6家哨点医院开展呼吸道多病原监测,3个重点地区、湿地开展禽流感监测。针对学校常见传染病,会同教育部门强化晨午检、因病缺勤缺课报告制度和免疫阻断措施,全面加强监测和干预。
监测内容也在不断扩充,目前已开展临床症候群、多病原检测和主要病原变异监测,推进多病种同监测、一样本多检测,完善病例报告、发热门诊、哨点医院、病毒变异、污水等监测内容,呼吸道传染病监测病种扩展至22种,监测流程更规范、渠道更多样、范围更宽泛。
在风险评估和预警管理方面,各级疾控机构多渠道汇集数据开展日常风险评估,每周对流感、新冠等重点传染病会商研判,制作动态分布图,科学评价风险等级并形成预警提示,同时定期向社会通报公布法定传染病疫情,依法向相关地区和部门通报疫情概况。
行业协同风险监测同样扎实推进,青海会同教育、民政等部门根据职责开展协同监测,强化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高风险场所传染病监测,及时评估传播风险并指导落实防控措施;会同海关强化入境人员检疫和口岸病媒生物监测,会同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开展包虫病、炭疽、禽流感等动物源性传染病监测。
祝增红表示,传染病监测预警是防范化解疫情风险的重要关口,也是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保护群众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青海将持续推进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以三年行动方案为契机,从完善体制机制、拓展监测渠道、推进平台建设、提升核心能力等方面发力,推动监测预警体系重塑转型、跨越提升,有力保障全省人民健康、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刘亚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