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作者:刘亚婷时间:2025-07-14
7月1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西宁专场新闻发布会。会上,西宁市民政局局长刘文军介绍,近年来,西宁市连续五年将养老服务纳入全市民生实事项目,积极推行救助服务新模式。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门,市民政局从四个方面重点发力,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在夯实基本民生社会保障方面,西宁市致力于实现救助帮扶精准高效。推进低保扩围增效,全面摸排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为全市4.7万名困难群众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约21.3亿元。同时,为落实落细社会救助政策,为4500余人次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资助资金6400余万元。此外,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试点,拓展“青情汇救”救助模式,让群众享受多层次、多样化的救助服务。
统筹发展养老事业产业方面,西宁市持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启动以旧换新适老化改造,率先在全省建成覆盖城区、布局均衡的“15分钟为老服务圈”,756个养老服务设施惠及44.12万余名老年人。制定老年助餐服务标准,全市幸福食堂累计供餐量达471万人次,打造助餐服务金字招牌。创新开展“五融五员幸福养老管家”,分层分类提供服务资源链接、居家安全巡访等服务8.1万人次。
在健全儿童福利保障体系上,西宁市持续增进困境儿童福祉。积极打造“牵手相伴共‘童’绽放”志愿关爱服务品牌,开展各类志愿关爱服务活动60场。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累计为6414名困境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补贴3672.9万元。坚持“开门办院”,积极推动儿童福利机构创新转型,创新开展爱心妈妈“模拟家庭”养育模式,为全省特需儿童开展养育培训、康复救助、残疾康复评估等服务。
提升社会事务服务水平方面,西宁市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多项工作。全面落实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稳步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持续深化殡葬领域改革,建成全省首个节地生态公益性公墓,发放惠民殡葬补贴778余万元,节地生态安葬补贴320余万元,有效减轻群众治丧负担。积极开展救助管理区域中心试点和流浪乞讨人员源头治理等工作,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万人次。健全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发放两项补贴1.86亿元。持续开展“精康融合行动”,提供康复服务1344人次。
下一步,西宁将全面落实省市委、市政府和省民政厅部署要求,竭力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在民生保障兜底上挑大梁、勇争先,为打造“产业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贡献民政力量。(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刘亚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