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协作 > 能源环保

西宁:绿色算力规模超 1 万 PFlops 数据标注产业初具规模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作者:刘亚婷时间:2025-07-14

7月1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西宁专场新闻发布会。会上,西宁市数据局局长王卫平介绍,西宁市正以绿色算电协同发展和数据标注产业为突破口,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绿色算电协同:从“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

绿色算电协同发展方面,西宁市以绿电资源为根基,以算力产业为载体,推动绿色算电协同发展。截至6月底,全市已建、在建标准机架达2.3万架,算力规模突破1万PFlops,绿电使用率稳定在80%以上,建成青海首个“源网荷储”低压交直流融合示范台区。

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建设方面,西宁市以“1+3+X”绿色算力体系为核心,高标准建设绿算示范园区,截至目前,中国联通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基地一期已投入运行,二期、三期项目预计今年10月底投入使用;中国移动项目预计今年三季度首批算力资源可投入运营。

未来,西宁将从以下方面深化协同:一是持续壮大绿色算力产业基础,计划3年至5年内建成标准机架5万台,算力规模突破10万PFlops。二是发展壮大绿电大模型应用和数据中心配套服务产业,推动形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三是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靶向引进头部企业,构建“上游设备—中游算力—下游应用”全产业链。四是建立“企业导师+高校实训+项目实战”培养模式,每年培养专业人才500名以上,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数据标注产业:从“产业雏形”到“初具规模”

数据标注产业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对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起着关键作用。目前西宁市数据标注产业已从“产业雏形”迈向“初具规模”,主要进展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积极探索产业发展路径。制定印发《西宁市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及具体措施。加快编制《西宁市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规划(2026—2030年)》,理清产业发展思路。在北京召开数据标注产业高端洽谈会,邀请摩尔线程等120余家知名企业参加,招商推介西宁绿色算力和数据标注产业。二是着力培育数据标注企业。成立西宁市数据标注产业联盟,为1家西宁市数据标注示范基地和2家数据标注重点企业授牌。积极培育青海蓝算科技、青海冠川数字科技等数据标注企业。三是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出台《西宁市数据标注产业人才建设若干措施》,青海蓝算职业技能学校,开设“数据标注师”微专业,完成基础人才培训745人次。

下一步,西宁市将从以下方面持续用力,推动西宁市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高标准完成《西宁市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规划(2026—2030年)》,明确产业实施路径与工作任务。二是发挥数据标注产业联盟作用,支持青海蓝算等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深化“闲置资产盘活+数据标注产业”招商模式,不断壮大数据标注产业规模。四是召开数据标注产业供需对接会,提升西宁数据标注产业影响力与竞争力。(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刘亚婷报道)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