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协作 > 法治信用

法润雪域,破“薄”迎春晖 —— 玛沁县人民法院脱薄攻坚纪实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作者:刘亚婷时间:2025-07-09

在平均海拔4200米、含氧量仅为平原60%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这里曾经被打上司法服务“薄弱”的印记——2024年,玛沁县人民法院因审判质效不高、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被列为青海省第一批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帮扶对象。

一年来,雪域高原上的法院干警以“缺氧不缺精神”的韧劲靶向破局:基础设施从滞后到完善,队伍活力从不足到迸发,审判执行质效从平庸到跃升……这份脱薄答卷上,群众对诉讼服务的满意度较入薄前提升27.13%的亮眼数据,正是司法温情扎根雪域的生动注脚。从“薄弱”到“跃升”的蜕变,源于玛沁县人民法院始终将“如我在诉”意识贯穿审判执行全过程,更离不开对“抬起衙门就群众”要求的执着践行。

靶向发力破薄局,精准施策润雪域

在果洛州的司法版图中,玛沁县人民法院的坐标尤为特殊:作为州府驻地,这里既是人口聚集的核心区域,又因地处雪域高原,辖区呈现出"地广人稀"的显著特征。更为特殊的是,玛沁县人民法院承担着全州知识产权、环资类案件的集中管辖重任,这种职能定位在同地区法院中独一无二。

全体法院干警们面临的挑战堪称"双重极限"——既要应对新型专业案件带来的知识壁垒,要求同时精通知识产权、环境资源等跨领域法律体系;又要扎根基层,解决牧区群众的司法需求。这种办案领域的"广度 +深度"叠加,使得玛沁县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难度远超常规法院,成为高原司法体系中极具特殊性的存在。

“抬起衙门就群众”,是青海法院围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出的要求,更成为玛沁县人民法院脱薄工作的行动指南。被列为薄弱法院帮扶对象后,青海省州两级法院多次深入一线调研,立足基层法院身处矛盾纠纷化解第一线、联系群众最前沿的实际,与玛沁县人民法院干警共同深挖致薄“病灶”,确立“硬件软件双提升,党建业务深融合”的工作思路,强调将司法服务主动延伸到群众身边。

面对脱薄工作中的重重挑战,玛沁县人民法院立足实际,以问题为突破口,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该院严格落实审委会制度,加强法官对法答网、案例库的运用、讲解和培训,让司法智慧更好地惠及群众;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支持,干警职务职级待遇及时解决;在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协调下,办公办案设备得到升级。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审判质效,更推动诉讼服务贴近民心,切实增强了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

“如我在诉”践初心,审判执行提质效

玛沁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将各项工作要求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以“如我在诉”意识为引领,努力推动干警从“法官思维”向“群众视角”转变,力求在“定分”基础上做实“止争”,切实增强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

在信访工作中,玛沁县人民法院以“如我在诉、如我在访”理念,用心化解矛盾。院长带头落实“领导包案”制度,曾历时4个半小时耐心接访,与当事人面对面分析案情、释明法律,引导理性维权,并邀请当事人参与执行,展现维护司法权威的决心。通过研判、核查、答复“三到位”工作法,确保信访案件“事心双解”。

引领干警主动转变工作方式,院领导带头践行“抬起衙门就群众”要求,深入牧区、案发地调查调解;以“沁法润心,四语进万家”党建品牌为依托,大力开展诉源治理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2024年至今,法院依托巡回审判、网格法官等机制,开展覆盖六乡两镇的普法活动24次,行程超5000公里,受众4000余人,现场化解矛盾纠纷70余件,实现“法官下访”解民忧。

聚焦群众对高效司法服务的需求,玛沁县人民法院深化“3 +2巡回审判”和网格法官制度。面对雪山乡突发草山纠纷,网格法官迅速响应,通过普法释法,及时化解双方冲突,避免矛盾升级。以拉加镇阳光法庭为阵地推进诉源治理成效显著,2024年该法庭调解室受理纠纷240余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当庭履行率超50%,有效降低万人成讼率,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司法力量。

自我革新破积弊,夯基固本求突破

今年被确定为全国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后,玛沁县人民法院党组将此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坚持一体推进学查改,直面审判业务、队伍建设、保障水平等方面的问题。

然而,在脱薄攻坚的征程中,玛沁县人民法院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硬骨头”。长期以来,审判业务上,院庭长阅核制度落实不足、裁判文书差错率较高;队伍建设面临招人难、留人难,班子不健全,干警业务能力待提升及双语人才短缺;保障水平上,执勤执法车辆老化问题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玛沁县人民法院通过开展政治轮训、业务培训、警示教育等系列学习活动,组织干警深入查摆问题,建立整改台账,逐项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攻坚动力。

脱薄工作开展以来,成效显著:院庭长阅核案件数量同比上升372.73%,裁判文书差错率下降11.05%,今年5月多项审判质量指标趋优,一份优秀案例成功入选青海省法院优秀案例库,实现“破零”,论文、典型案例、优秀裁判文书报送数量明显增加;队伍建设上,增补党组成员、副院长3名,调整补充庭长1名,20名干警“走出去”参加17期培训,通过轮岗交流锻炼年轻干警,完善基础设施留住人才,全方位推动法院工作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基层法院审判质效,关乎审判现代化进程与党长期执政根基。玛沁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韩占贤表示,全院干警将以“等不起”的危机感直面短板、“慢不起”的责任感深挖根源、“坐不住”的紧迫感系统谋划,凝聚合力攻坚脱薄。坚持“抬起衙门就群众”,把法庭设到群众“家门口”,让司法温暖如春日融冰,使公平正义的种子在群众心中扎根,让“薄去春来”的愿景在每一次为民司法实践中绽放光彩。(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刘亚婷报道)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