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协作 > 法治信用

青海2024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多维数据背后的法治密码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作者:刘亚婷时间:2025-07-02

7月2日,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2024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青海省高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祁国庆出席发布会,对白皮书的主要内容作介绍,全面展示过去一年青海行政审判工作的成果与趋势。

祁国庆介绍,2024年,青海省各级法院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贯彻行政审判现代化理念,始终恪守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初心,围绕“提质增效”主线,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为推进法治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全省法院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意识,以更高水平的行政审判护航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促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与行政审判的有机衔接,通过多维度制度创新与实践探索,推动行政争议化解工作迈向新高度。

从数据来看,2024年青海省行政案件呈现出多个显著特点。行政案件总量略有下降,但行政再审审查、再审案件增幅明显。全省法院受理各类行政案件2057件,同比下降16.82%,再审审查案件285件,同比增长84.56%;再审案件26件,同比增长21.43%。从收案情况看,全省行政案件受理数量与上一年度相比,略呈下降趋势,但二审和再审审查及再审案件均出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再审审查案件和再审案件数量上升态势明显。

裁定驳回起诉率下降,案件调撤率稳步上升。全省法院审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824件,裁定不予立案25件,占比3.03%;裁定驳回起诉103件,占比12.5%;调解结案15件,裁定准予撤诉或按撤诉处理218件,调撤率为28.28%。2024年全省行政诉讼一审案件驳回起诉率持续下降,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而调撤率则稳步上升,同比上升2.28个百分点。

行政诉讼类型较为集中,纠纷多发于民生领域。全省法院新收行政一审案件813件,主要集中于城乡建设、资源、公安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四个行政管理领域。其中城乡建设行政管理类案件281件,占比34.56%;资源行政管理类案件195件,占比23.98%;公安行政管理类案件116件,占比14.27%;劳动和社会保障类案件87件,占比10.7%。上述四类案件共占83.51%,除资源行政管理类案件较上一年度略有下降之外,城乡建设、公安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类案件较上一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幅。

案件区域和层级分布不均衡,且地区差异明显。2024年,青海省8个市、州中院中,西宁、海东、海西、海南四个地区案件数量居全省前四位,占全省总量的74.97%。海北、黄南、玉树、果洛地区案件数量占全省总量的5.74%。除海南州案件数量较上一年度略有上升之外,其他地区案件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全省案件主要集中于以实行行政案件集中管辖的西宁、海东、海西地区。

行政机关败诉率下降明显,但败诉领域相对集中。全省法院审结的824件行政一审案件中,行政机关败诉152件,败诉率为18.45%,同比下降14.04个百分点。从行政机关败诉的行政管理领域看,主要集中在集体土地及房屋征收拆迁、环境保护治理领域的执法行为。全省行政机关败诉案件中,因土地房屋征收或强制拆除房屋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为85件,在全省行政机关败诉案件之中占比高达55.93%。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持续提升,但“出庭不出声”现象仍较为普遍。全省法院审结的一审行政案件中,开庭审理497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475件,出庭应诉率为95.57%,同比上升9.98个百分点。各市州辖区内,除西宁地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91.63%外,其他地区出庭应诉率均为100%。全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虽然持续五年提升,但部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效果不佳,庭审中能够当庭发表实质性解决争议意见的不多,“出庭不出声”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2024年行政审判数据表明,青海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但部分行政机关败诉案件也反映出,青海省当前部分行政执法领域在依法行政意识、程序意识、事前和事后监督等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需强化“程序正义”理念,根治“重实体轻程序”痼疾。特别是在行政机关败诉案件较为集中的城乡建设、资源、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领域,行政执法还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应予高度重视。

祁国庆表示,针对以上问题,行政机关应从强化法治思维,提升依法行政意识;提升执法水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坚持诚实守信原则,提高行政机关的公信力;落实府院联动,加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方面做好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青海省各级人民法院将继续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不断提升审判质效,进一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刘亚婷报道)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