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作者:刘亚婷时间:2025-04-30
4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召开2025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省金融运行情况、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进展及涉外收支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青海省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全省金融机构信贷合理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存贷款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发布会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青海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425.8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4.4个百分点,一季度新增142.3亿元,同比多增157.8亿元。
在信贷结构优化方面,信贷绿色化水平维持高位。截至3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2100.2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26.5%,一季度新增68.5亿元。从用途上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余额1512.9亿元,占绿色贷款余额比重为72%,一季度新增51.3亿元。
深入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中,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成效显著。在科技金融方面,积极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截至3月末,已向40家科技创新企业和42个技术改造企业项目投放贷款14.8亿元,并对清单内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283万元,带动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速明显加快。
绿色金融领域成果丰硕。牵头出台团体标准《青海省可持续挂钩贷款服务指南》,组织开展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工作,累计向17家农业企业发放转型贷款2.15亿元。推动碳账户贷款不断扩面增量,截至3月末,已为910家企业建立碳账户,累计发放碳账户贷款157.93亿元,为企业节约利息支出1.44亿。
普惠金融方面,加大对乡村振兴、民营小微企业、民生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力度。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金融支持春耕生产工作的通知》,引导金融资金支持春耕备耕。组织开展多项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并修订印发相关评估指引。截至3月末,15个国家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余额440.2亿元,同比增长12.7%。
养老金融领域,加大银发经济金融供给力度,联合省民政厅更新完善青海省养老企业项目清单,目前全省在运营的养老机构共103家。在数字金融方面,深入落实相关行动方案,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支持“青信融”平台和“甘霖融创中心”建设,强化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融资支持,促进数字金融与其他领域协同发展。
涉外收支基本平衡
2025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青海省涉外经济依然稳健发展,涉外收支基本平衡。截至3月末,全省涉外收支总额2.37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涉外收入1.34亿美元,同比增长15%,支出1.03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净流入3109万美元,同比增长2.7倍。
结售汇总额同比增长近五成,经营主体交易理性有序。截至3月末,全省银行结售汇总额2.02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中:结汇9,412万美元,同比增长84%,售汇1.07亿美元,同比增长24%;结售汇差额同比收窄62%。经营主体结售汇行为理性有序,无异常情况。(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刘亚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