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5-04-23
——唐山市委、市政府研究室(市委改革办)驻孟庄村工作队工作纪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这一重大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唐山市委、市政府研究室(市委改革办)驻迁安市滨河街道孟庄村工作队带着组织的嘱托和期望,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深入基层,扎根乡村。他们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的服务宗旨,聚焦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医疗健康、帮困助残、环境整治等关键领域,用心用情用力为村民谋福祉,书写着乡村发展的崭新篇章。
强基铸魂,筑牢基层党建堡垒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力量,驻村工作队始终将基层党建工作摆在首位。以党建为引领,制定学习计划,配合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培训,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推动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累计召开支委会和班子会议25次,学习29次。在每次学习时,老党员孟凡维总是早早来到会议室,认真做好笔记。他常说:“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政策才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在工作队的努力下,已有2名优秀青年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工作队积极落实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全村72名党员,每名党员至少联系5户群众,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解决实际问题。工作队引导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冬春季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时期,孟令阁、孟德全等党员干部主动带头承担起防火值守任务,他们不畏严寒,坚守岗位。遇有火情,工作队长张志强、队员许文涛、队员宋明阳,经常身先士卒,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带领村民扑灭,挽回经济损失。工作队积极联系迁安市资规局申请到位德国进口吹风灭火机和各种灭火器等10台消防设备,为守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民主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会议
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工作队带领村民救火
工作队与群众沟通了解火灾情况
完善基建,夯实乡村发展根基
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支持,大力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60余万元投入村庄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对村委会办公楼、村民活动广场护栏等设施进行维修粉刷。着眼群众夜间安全出行,争取2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13余盏,彻底解决了多年来村民夜间安全出行问题。争取4万元,对部分缺损路面进行修缮,改善了道路通行环境。村民赵大妈说:“以前下雨,路根本没法走,如今宽敞平坦的水泥路方便了村民们出行”。为保障村民和学生出行安全,在学校及主要路口安装减速设施,在校园门口安装不锈钢防撞柱。村幼儿园校舍环境一直是村里苦恼的问题,工作队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完成了全部教室断桥铝门窗的更换。正计划安装空调,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工作队对接联系农业、水利等部门对现有老化失修供水设施进行维护和升级,目前已完成水井加装净化过滤设备安装,对18.5Kw水泵、直径3寸20米管道及50KW变压器进行更新换代,确保村民饮水安全。村民孟大妈高兴的说“在家门口也能喝到纯净水了”。
安装好的路灯
更新后的幼儿园门窗
村委查看新安装的水井消毒净化设施
修缮后整洁的村庄道路
帮困助残,传递温暖关爱之情
工作队时刻关注残疾人和困难群众,时刻奔走在帮扶一线,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帮扶群众,让帮贫助残的阳光照进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暖在每个人的心里,每逢佳节都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同他们一起过节,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工作队注重对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村民的关爱,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今年以来,工作队连续多日对全村进行走访,将印有工作队成员信息的联系卡发放到村民手中。村民孟祥利为一级残疾,需要轮椅和助听器,村民孟祥密因脑血栓致残行动不变,需要评残等等。工作队摸排情况后,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困难。对于一些长期患病的困难村民,工作队积极宣传医疗救助政策,帮助他们申请相关补助,减轻医疗负担。同时,为卧床不起的患者,提供上门诊疗服务。工作队自费购买5台轮椅和6部助听器等设备,按需及时配送到位。帮助申请评残2人,申请长护险2人,申请低保2人,由低保转五保1人。免费发放莲花清瘟等价值2000余元药品。为徐瑞等做饭困难的家庭送去挂面方便面和牛奶等方便食品,为李艳英等常年卧病在床的病人送去尿不湿床垫。
工作队为每户困难户制定了个性化的帮扶措施。对于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户,帮助他们发展产业或外出务工;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户,落实相应保障政策。村民孟凡柳因病致困,工作队帮助他发展了养殖产业,为他提供了养殖技术培训和贷款支持。如今,孟凡柳家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也逐年增加,顺利过上富裕生活。
工作队走访残疾群体
工作队将轮椅送到残疾人家中
工作队与村支书入户走访困难户
工作队入户走访老党员
提升服务,呵护村民生命健康
医疗健康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努力提升村庄的医疗服务水平。工作队组织市权威医院专家来村里开展义诊3次,共为300余名村民进行了免费检查,并为他们提供了治疗建议和用药指导。村民孟德伍就是在义诊中被查出患有高血压,经过及时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村民田春艳白内障,为她及时联系眼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得到治愈。
为了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工作队还多次组织健康知识讲座,邀请医护人员为村民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同时,为村里的卫生室配备了常用药品和医疗设备,免费为村民提供。工作队还为慢性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和跟踪服务。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上门为他们送药和进行健康检查。工作队的每一件实事和每一次帮助,都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党的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迁安中医院来村义诊
眼科医院医生为村民检查眼睛
丰富生活,点亮村民文化之光
丰富村民的文化体育生活,是提升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举措。过去的孟庄村,文化生活较为匮乏,村民闲暇时光不是闲聊就是早早休息。工作队决定从丰富村民文体生活入手,为乡村注入新活力。工作队联系唐山市体育局、迁安市文旅局,争取支持,利用村委会的闲置场地,建设了文化广场。修缮篮球框架,新安装2个乒乓球台、太空漫步器、太极云手、双人大转轮等6套体育健身器材。新购置卡拉OK机唱歌机、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篮球、跳绳等体育健身器材,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每到傍晚,村民们就会高兴的来到广场上,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村民王大姐是广场舞爱好者,她说:“自从有了文化广场,我们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
工作队还组织了送文化下乡活动。采取播放电影,邀请文艺演出团和评剧艺术团到村里表演节目等形式,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曾经沉闷的村庄充满欢声笑语,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工作队员与村委在新乒乓球台前
村里儿童正开心的在打乒乓球
整治环境,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驻村工作队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努力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为了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工作队制定了村规民约,落实“1网格、1两委、1保洁”常态化保洁机制,加强对保洁员队伍的管理,通过广播宣传、悬挂横幅、入户动员等形式,营造“人人参与、家家行动”的氛围。采取“机械+人工”协同作业模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重点对村内主干道、生活建筑垃圾、乱堆乱放进行地毯式清理。驻村工作以来累计出动机械车辆30余台次,清运垃圾200余吨,清除卫生死角50余处,彻底改变了村庄的原有面貌。在迁安市农村环境卫生拉练活动中,孟庄村作为滨河街道观摩典型,整治工作得到了观摩市领导的肯定和表扬,获得2.5万元奖励。
同时,工作队积极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工作,带领村民栽花种树,对村内主要道路两侧的墙面进行粉刷,绘制文化墙,为乡村勾勒缤纷色彩,让昔日村庄旧貌换新颜。
村庄保洁员
铲车正在清理垃圾
群众正在清理街边垃圾
治理后的整洁街道
产业兴旺,激活乡村发展引擎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驻村工作队立足村庄实际,积极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项目,推动产业兴旺。经过走访调查结合市场调研分析,工作队发现村里适合发展养殖业。于是,他们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并邀请畜牧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村民孟令双率先养鸡3600只,年收入达到8万余元。看到孟令双的成功,其他村民纷纷效仿,孟祥歧,养猪68只,年收入6万余元。孟凡柳,养羊120只,年收入10万余元。孟凡艳、孟祥广,各养羊30只,年收入各3万余元等等。
除了养殖业,工作队还对接玉田县药材种植基地,积极探索药材种植业发展,鼓励村民在树林下闲置空地试种喜阴中药材。
孟令双妻子和他家养殖的鸡
孟祥歧和他家养殖的猪
孟凡柳妻子和他家养殖的羊
工作队与养殖户沟通了解养殖情况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谱新篇
回顾驻村以来的工作,孟庄村工作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队深知,乡村振兴的道路还很漫长,还有许多工作需要继续努力。未来,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以担当为笔,以实干为墨,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日子红起来,继续谱写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迁安市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