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协作 > 东西部协作

《新吴互助劳务协作报道》——构筑就业桥梁 铺就民生富路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作者:刘亚婷时间:2025-04-22

《新吴互助: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书写共同富裕新答卷》系列报道④劳务协作篇

构筑就业桥梁铺就民生富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过去,互助县不少农村家庭面临着收入单一、就业渠道狭窄的困境。农忙时全家忙碌于田间,农闲时则无事可做,经济来源微薄。新吴区与互助县的劳务协作,为这些家庭带来了新机会。

今年3月,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2025年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如期举办。招聘活动创新采用“线下招聘+线上直播”双轨并行模式,现场设置了政策咨询区、职业指导区、技能培训报名区,为求职者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针对农村劳动力、脱贫人口等就业困难群体“一对一”答疑解惑,现场登记求职需求、匹配岗位,并承诺后续跟踪服务,确保就业帮扶“不落一人”。

一组组数据见证着两地劳务协作的斐然成效:此次招聘会现场汇聚来自江苏无锡等东部协作地区及省内外220余家优质企业,涵盖新能源、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20余个行业的8000余个岗位,来自互助县19个乡镇(街道)及周边县区的1.2万名求职者积极参与。据统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的求职者达到了723人。

据了解,今年开年以来,互助县就业服务局全力推动城乡劳动力转移,累计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7场,吸引无锡市26家优质企业参与,提供技术员、质检员、行政文员等岗位600余个。1月至2月,通过“点对点”劳务输出向江苏、浙江等地输送稳定务工人员200余人。

除了提供就业岗位,两地积极探索劳务协作创新模式。在互助家政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新吴与互助紧密协作,探索出“东西协作、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联盟支撑、群众参与”的特色发展模式。仅2024年,互助家政服务产业实现劳务收入5.6亿元,带动1.6万人年人均增收2.8万元。

围绕打造“互助家政”品牌名片,互助县与新吴区携手成立工作专班,互助县家政服务业协会应运而生,“互助家政” LOGO成功登记著作权,制定和修订一系列行业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制定和修订行业管理制度15项、行业服务标准45条,建立“五统一”行业管理服务体系等。

同时,新吴区投入衔接资金500万元,助力互助县建成互助现代家政实训基地,注册成立互助现代家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聘请行业专家为名誉校长,成为青海省唯一的非营利性家政培训学校。并助力互助家政服务半径不断拓展,在北京市、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挂牌成立“互助家政”办事处,实现家政从业人员与市场用工需求的无缝对接,实现与市场用工需求的无缝对接。

在坚持精细化管理,打造服务优质的“放心家政”方面,新吴区为互助县培养了大量家政技能人才,5000余名紧缺技能人才从这里走出,奔赴各地家政服务岗位。如今,互助家政企业和个体户已达300余家,服务种类涵盖25个。

互助县坚持市场化带动,大力发展家政带货业务。在青海省和无锡新吴区分别建成45个、1个提货点,累计实现带货收入2100万元。依托互助家政(无锡)带货点,青稞酒、菜籽油等30余种互助“名特优”产品走进松下冷机、索尼科技等10余家外企食堂。

新吴区与互助县的劳务协作,是一场跨越地域的携手共进,让“农闲时进城做家政,农忙时回乡种田,城乡两头有钱挣”成为互助县广大农村地区群众就业务工的新常态。(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刘亚婷报道)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