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协作 > 东西部协作

《新吴互助民生帮扶报道》——互助县的民生蝶变:来自新吴区的“健康守护”与“教育守望”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作者:刘亚婷时间:2025-04-07

《新吴互助: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书写共同富裕新答卷》系列报道②民生帮扶篇

互助县的民生蝶变:来自新吴区的“健康守护”与“教育守望”

18名支医、支农、支教专家跨越2000公里接力入驻互助县,数名互助本土人才在新吴区展开跟岗培训,互助县新城区首所公办幼儿园建成开园……近年来,新吴区通过人才、资金、技术“三位一体”帮扶,撬动高原地区民生事业的系统性升级,与互助县的东西部协作迎来民生领域的里程碑式突破。

“远程+实地”双向发力织密高原健康防护网

在医疗资源分布上,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犹如一道鸿沟,横亘在民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渴望之前。过去,在互助县,面对复杂病症,当地患者常常陷入束手无策的困境,长途跋涉外出就医成为常态,身心俱疲。

早在前期,无锡两家医院便与互助人民医院结对帮扶,为互助县医疗事业注入了第一股活力。2023年,新吴区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新增南京江宁中医院与互助县中医院结对共建,自此,两地医疗交流的网络愈发紧密,医疗人才互动更加频繁。

随着无锡市人民医院6名专家“组团式”入驻互助县人民医院,他们以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敬业精神,在互助县开展新技术、高难度手术,不断填补县域医疗领域的空白,让“大病不出县”的承诺逐步兑现,迅速在当地树立起良好口碑。然而专家力量虽强,但人数有限,如何最大化利用新吴区优质医疗资源,这是摆在联络组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现实题”。

新吴区积极探索,将目光聚焦于远程医疗领域。积极推动两地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合作关系,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专家远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影像诊断等功能。这一举措,让互助县的患者无需长途奔波,就能享受到东部发达地区专家的诊疗服务。

援青专家义诊也是医疗帮扶的重要举措之一。2024年8月,由朱思超、贺成路、沈雨妍三位专家组成的支援团队,赴互助县五十镇卫生院开展专科义诊活动,卫生院提前预约了十多位患者,主要涉及脾胃病及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疾病。三位专家针对患者普遍存在的胃炎、消化不良以及当地气候特点和常见呼吸道疾病的流行情况,提出了预防和治疗建议,开具了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还从饮食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给予指导,受到当地患者的好评。

对互助县的医疗培训帮扶持续深入基层。2024年,新吴区稳步推进"百名乡村医生培训计划",依托上海瑞金医院无锡分院优质资源,组织专家为互助县人民医院开展线上专题培训5场,内容涵盖急诊救治、慢病管理等实用技能,惠及基层医务人员100余人。

为了提升互助县医疗人才的专业水平,新吴区还实施了“帮扶地卫生人才跟班学习计划”,每年接收互助县的卫生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新吴区的医疗机构进行跟班学习。在学习期间,学员们深入临床一线,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仅2024年,互助土族自治县已有7名医务人员前往新吴区医疗机构参加交流和培训。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筑牢高原教育根基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在东西部协作的战略布局中,教育帮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而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基石,从幼儿园抓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4年9月,新吴互助友好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新吴区与互助县两地教育帮扶合作的新里程碑。这所幼儿园从主体大楼到屋内的一桌一椅,全部由东西部扶贫协作专项资金1893万元建成。该园规模为360人,设12个保教班,校舍面积4428平方米,弥补了互助县新城区无公办幼儿园的缺憾,极大满足了周边适龄幼儿入园需求。

除了实施硬件帮扶,新吴区每年都会选派一批优秀骨干教师接力到互助县支教,他们不仅带来先进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资源,还积极牵线搭桥促使输出学校与支援学校结对帮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互助县的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

曹烨,是无锡市新吴区南星苑幼儿园的老师,2024年已是她连续第三年踏上互助县这片土地。前两年,她在互助县的小学担任一年级美术教学工作,2024年来到城南幼儿园任教,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曹妈妈”。在教学中,曹烨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并与两位青年教师结为师徒,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助力教师在教学技能与班级管理上取得成长。

2024年以来,新吴互助教育帮扶持续深化:互助县3名骨干教师赴新城中学、新吴区教师发展中心跟岗研修;城南小学班主任团队赴无锡旺庄小学、梅村小学开展教学调研;“索尼梦想教师”项目落地城东小学,鸿山街道给加定镇学生捐赠8万元。同时,新吴区爱心企业共向66名大学新生捐赠助学金35.2万元;新吴区女企业家协会向互助县教育局捐款7万元,用于资助35名女学生…用情谱写东西部协作教育暖心篇章。

从“远程医疗一张网”让高原病患有了“云端专家”,到“友好幼儿园一座楼”托起农牧区孩子的童年梦想,新吴区正以“硬件援建 +软件赋能”双轮驱动,破解西部民生领域的深层次矛盾,不仅重塑着高原地区的医疗教育生态,更在实践中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温度。(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刘亚婷报道)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