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作者:刘亚婷时间:2025-03-26
3月26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青海省生态环境厅2025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杰围绕西宁市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务实举措作详细介绍。
赵杰介绍,西宁市在2019年与全国第一批11+5个城市一起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2022年,在完成前期试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与全国“113+8”个城市地区一起开启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的新征程。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及省生态环境厅的帮助指导下,西宁市认真把握国家和省级要求,以“绿色减量化、生态资源化、安全无害化”为目标,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建设内容,制定任务清单,加强工作调度和督导,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有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西宁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34个部门、地区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西宁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确定工业、农业、生活三大领域25项工作任务和52项工作指标,列出93项任务清单和22个项目清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利用“国际零废物日”、“六五环境日”等特定时段及日常活动组织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专场宣传活动20余场,印发“无废工厂”“无废医院”等13个“无废细胞”建设评价指南。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2024年争取落实涉及“无废城市”建设相关专项和债券资金共计1.8亿元,用于医疗废物处置、生活垃圾处理、秸秆资源化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以南川工业园区创建“零碳”产业园区、甘河工业园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为契机,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等业务,全力支持光伏制造、锂电储能等绿色产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2024年绿色信贷余额1483.53亿元,同比增长16%。
三是提升防治能力。2024年,西宁市绿色工厂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22.26%,绿色建筑占新建筑比例98%,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居民示范户数覆盖率累计达到5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4%,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用残膜和农药兽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92%以上,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9%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和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到预期目标。
下一步,西宁市将持续认真贯彻落实青海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锚定“挑大梁勇争先”要求,在“无废城市”建设中展现省会担当,久久为功,精准施策,进一步巩固提升工作成效,加力推动全市“无废城市”建设迈向新台阶、取得新成效,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作出西宁贡献。(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刘亚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