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协作 > 专题调硏

传统藏医焕新生 书写惠民新答卷——海南藏族自治州藏医院藏医药传承实践观察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作者:刘亚婷时间:2025-03-25

确诊淋巴癌的甘肃中年农民通过藏医“脉泻疗法”痊愈后在家乡办起了拥有几百头猪的养猪场,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新疆中学生通过综合藏医特色治疗,走出抑郁症的迷雾,完成自我接纳,回归到了校园,实现了“校园再入书声里,壮志重燃意气新”的蜕变。两个看似无关的病人,然而治愈现场的交集,都指向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藏医院。

这家将藏医经典《四部医典》古老智慧与现代化管理相结合的公立三级乙等民族医院,正通过挖掘发扬传统疗法、创新服务模式、推进智慧化建设,让千年藏医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为疑难杂症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泻治”起沉疴,师徒接力破“绝症”

2014年,甘肃环县农民范先生被西医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被判“6个月生存期”。历经9次化疗、每月花费5万元后,他的儿子在网上搜到藏医的“泻治疗法”。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找到了海南州藏医院泻治科创始人彭毛才让。

“泻治疗法所用的原料很多都是峻猛有毒之品。如斑蝥、大戟、狼毒等有剧毒,对炮制工艺要求极高,一般只有在常规疗法都不管用的情况下,我们才会为患者实施此疗法。”彭毛才让说。据他回忆,范先生住院治疗了15天左右,总费用大概是5000多元,现在他们之间仍旧保持着联系。

范先生是海南州藏医院泻治科开设以来从省外慕名而来的第一个病人,也是一起成功的案例,此后从甘肃慕名而来的病人逐年上升。近期,来自兰州市的胰腺炎患者党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因为亲戚患有同样的病在这里康复出院了,所以专门到这儿求医。

泻治疗法是藏医十八大疗法中的核心部分,公元八世纪藏医经典《四部医典》的问世,全面形成了泻治疗法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但改革开放以来,唯有西藏旦松扎巴专家拥有其临床实践。在青海、甘肃、四川等藏区泻治疗法技术应用已基本失传。

这一项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的藏医“绝技”背后,是彭毛才让与恩师旦松扎巴跨越千里的传承:为拯救和发扬藏医“泻治疗法”,彭毛才让2012年和2015年先后两次邀请恩师旦松扎巴到海南州藏医院举办培训班。2014年5月,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批准下,海南州藏医院“泻治科”正式成立。2016年元月被评为省级重点专科,是安多地区藏医界首个藏医泻治专科。

名医工作室“阿克旦增”的双重治愈

“藏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师承教育必不可少,医院通过邀请名医坐诊不断加强科室建设,此外,尤其注重将学科建设作为党建品牌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支撑。”海南州藏医院院长多杰拉旦说。

在脑病科的“名医工作室”坐诊的医生,是原黑马河镇卫生院的旦增名医,曾在寺院研修藏医多年,他不仅拥有丰富的藏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还擅长针灸施针,尤其对病人的心理疏导方面具有独特的造诣。

“我每周一到周五坚持坐诊,只有星期五下午休息半天,多的时候一天有150个人找我看病,现在带了4个科室的徒弟。”旦增医生说。

旦增医生一边向记者介绍科室情况,一边找出近期刚刚出院的一名新疆中学生抑郁症患者的病历,“我给这位患者用针灸、放血等疗法,再配置药物服用,同时配合心理疗法,治疗了7天,前期那些症状基本消失,达到出院标准。”旦增医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治愈疑难杂症的传奇故事。

“医生护士都非常贴心,关怀备至,像亲人一样,为我治愈了疾病,我真的很不舍的出院。”一名年迈的藏族阿妈感动地说,阿妈这样的表现与海南州藏医院党建品牌与业务融合发展新模式息息相关。

例如,针对高原地区老年人口逐年上升趋势和传统医疗服务模式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健康需求现状,医院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地市级重点科室建设项目老年医学科为桥梁,大力开展老年医学医康养结合党建服务实践活动,实现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优势互补,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从“草原”到“云端”,藏医药服务提质增效

为破解藏医药“偏居一隅”的困境,海南州藏医院自2022年起对口帮扶海南州同德县、贵南县、兴海县及果洛州班玛县、海西州都兰县等5家蒙藏医院,通过“派出去、送进来”模式,三年间累计派出医院管理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50名,免费接受受援医院进修生94人次,推广适宜技术近11项。2024年,对贵南、同德和兴海县藏医院等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质控督导检查3次,促进医联体内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

“五大中心”+智慧平台,助力打造区域医疗高地。海南州藏医院结合民族医院发展优势,打造藏医药区域性“5大中心”,建成藏药浴国家级治疗中心、藏药制剂中心、藏医药文化宣传教育中心和藏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其中,文化宣教中心自2023年7月开放以来,接待访客8000余人次。而智慧运营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控诊区环境、设备状态及就医数据,实现“一部手机管全院”。

在提升病人看病就医体验感方面,海南州藏医院一直在探索:近年来,在海南州卫健委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医院先后推行了“先住院、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和“床旁结算”服务,新建城北门诊部,升级综合服务中心,开设夜间门诊、睡眠门诊、日间病房等,不断提升患者的体验感。利用海南州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实施康复专科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对门诊大楼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将康复科和药浴科、外治科、老年科、康复诊疗区统筹到门诊大楼里,加强精细化管理,体现医院以病患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从设立特色科室到智慧化建设,海南州藏医院的改革实践无不在印证:传统医学的现代化不是推倒重建,而是让千年智慧在创新中生长。当藏药浴遇上物联网,当佛学智慧融合心理治疗,这种扎根传统、面向未来的探索,正是中华医学守正创新的生动写照。正如多杰拉旦院长所言:“传承是根,创新是魂,患者的信任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刘亚婷报道)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