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作者:刘亚婷时间:2025-03-19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之南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广人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曾是农牧民健康保障的“拦路虎”。作为扎根雪域高原的三级公立民族医院,海南藏族自治州藏医院在州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筹安排和精心指导下,以“守正创新”破题,将深化医改作为破解民生难题的“金钥匙”,在高原奏响了深化医疗改革的强音。
从2022年国家三级公立民族医院绩效考核第8名,到2023年海南州卫生系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成绩突出单位,再到2024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这家医院用连续三年获得殊荣的成绩单,为民族地区医改递交了一份亮眼答卷。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刀刃向内的改革决心。”海南州藏医院院长多杰拉旦介绍说,医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改革赋能、民生为本”三位一体发展思路,以持续推进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激活千年藏医药智慧,通过“名医、名科、名药、名院”等战略,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海南藏医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不断推动优质藏医药服务向草原深处延伸。
服务模式取得新突破。率先在海南州范围内推出了以全程服务为特点的党群“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落实了“先住院、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和“床旁结算”等服务,新建了城北门诊部,开设了午夜间门诊,提升了患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在现有的国家、省州级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的基础上,持续加强重点专科建设,老年医学科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地市级重点科室建设项目,妇科、脾胃病科分别入选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和优势专科培育单位。
科研能力取得新提升。以藏医临床和藏药制剂为导向,申报青海省中藏医药管理局和海南州科技局科研项目12项,与九江市中医院签订了《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合作意向书》,有效促进了科研能力的再提升。同时邀请省内外藏医药泻治领域的权威专家召开青海省藏医药学会泻治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全国藏医泻治专题研讨会,使该疗法的挖掘与应用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普及。
藏医药区域性“五大中心”逐步形成。结合民族医院发展优势,以建设具有藏医药特色优势的区域性“五大中心”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完成了藏药浴国家级治疗中心、藏药制剂中心、藏医药文化宣传教育中心和藏医药特色诊疗中心。同时聚焦藏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宣传和教育功能,累计接待省内外观摩团队、中小学师生、住院患者等共7190人参观,切实筑牢了藏医药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增强群众对藏医药的认同感。
藏医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不断推进。为持续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逐步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先后在海南州藏医院成立了藏医药业务技术指导中心、藏药制剂中心和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制修订了《海南州藏医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方案》《海南州藏医紧密型医联体章程》《医联体协议》等制度文件,不断促进医联体单位同质化管理,实现了医联体成员单位间医疗服务优化和医院管理体制创新。
职工满意率进一步提升。完善了《海南州藏医院职工请销假制度》,落实了进修培训、健康体检、带薪休假、产假、育儿假等制度,健全了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并在对医院自主聘用人员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金的基础上,每年自筹8.4万元对全院聘用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为聘用人员发放烤火费和目标考核金90万元。同时,进一步优化健全薪酬分配方案,人员固定薪酬达到78.72%。发放绩效工资较去年增加154.71万元,相比提高了60.45%,职工认可度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海南州藏医院改革成果“看得见、摸得着、能共享”。在30间配备供氧、厨房、卫浴、客厅的现代化病房里,远道而来看病的农牧民们不必再为陪护吃住发愁,并且可以自主选择病房档次,通过医保报销后日住院费自费部分仅需25元到70元,让“看病住好”从奢望变成现实。数据无言,却最有说服力:2024年,海南州藏医院次均住院费用不到5400元,次均门诊费用约150元,远远低于青海省内三级中藏医院均值水平。(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刘亚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