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协作 > 发展改革

西宁市以项目化党建高位推动破解基层治理 “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来源:中共西宁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作者:时间:2025-03-05

西宁市紧紧扭住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关键问题深入实施“数字赋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同题共答”党建项目,推动形成系统化推进、差异化配置、信息化支撑、机制化运行的“四化共治”模式,用数字赋能推动减负增效,同题共答破解堵点问题,基层治理路径实现“四个转变”。

一、系统化推进,推动资源要素从分散向集聚转变。西宁市委强化“以上率下、攻坚克难”理念,西宁市委主要领导带头落实“四下基层”要求,深入街道社区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发现的4大类31项具体问题,印发《夯实社区基层基础专题调研问题整改清单》,由24家市直部门分别认领并牵头推动在此基础上,通过西宁市委常委会“每月一题”工作机制,按问题轻重缓急程度逐项研究解决,研究推动网格化管理服务、智慧化政务服务等事项15个,社区工作事项从79项压减至47项、群众诉求办理时限平均压缩2天、242项服务事项实现全天候自助办理、570项政务事项实现跨区域通办,一批基层干部盼、群众愁的急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各行业各部门同频共振、同题共答的基层治理格局更加完善。

二、差异化配置,推动社区治理从粗放向精细转变。对社区工作精细化程度不高、“一般粗”等问题,西宁市委坚持“不变体制变机制、不变职能强功能”工作思路,将全市180个社区划分为“A、B、C、D”四类(72个A类社区以具备成熟物业服务体系的新建住宅小区为主,66个B类社区以物业服务的老旧楼院为主,22个C类社区以位于城郊接合部、人口流动较多的安置小区为主,20个D类社区以规模小、人口分散的乡镇社区为主),按照A类和C类15、万B类30万、D类10万元的标准差异化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确保有限经费全部用在群众心坎上。出台《社区考评工作指导意见(试行)》,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唯一标准全面取消社区各类考核指标,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奖励考评排名前40的社区,让社区干部切实感受到“干好干坏不一样”。

三、信息化支撑,推动便民服务从低效向高效转变。对社区日常工作平台多、报表多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西宁市委坚持“一个界面对社区”的目标,全面梳理摸排全市社区信息系统终端使用情况,采取“取消一批,整合一批,联通一批、共享一批”等办法,持续精简社区系统应用,打通数据共享通道,研发整合36个省市政务系统、开放共享省市56项数据资源的西宁市社会事务管理服务平台,将37个高频服务事项聚合到“一个面”,设置数据、系统、网格、报表、展示5个统一功能实现政务服务“一次登录、多点访问”、工作数据“一键调取、及时生成”,有效压减48%的报表,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社区工作人员负担。

四、机制化运行,推动诉求办理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对群众日益多元化、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西宁市委秉承“事要解决”原则,创新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以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为主,建立“多口归一”诉求接受渠道,畅通“接派办督评”闭环办理流程,累计受理诉求36万余件,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分别达99.5%、98.6%、96%。制定村和社区党组织在发现问题中扛牢责任发挥作用的十条措施倒逼基层党组织主动发现上报问题、职能部门接单解决问题,村(社区)主动发现问题数量同比增长112.6%,实现群众诉求及时感知、快速响应、高效办理,“有诉必应”向“未诉先办”转变。“数字赋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同题共答”党建项目获评青海省优秀党建项目第一名。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