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协作 > 科教文卫

青海省海南州:执改革之笔,织密乡村医生保障网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作者:刘亚婷时间:2025-03-03

在青藏高原农牧区地广人稀、人口外流的背景下,村级医疗卫生工作面临行医条件落后、村医队伍不稳、群众看病困难等难题,如何破题?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近年来积极探索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新模式,有效打通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乡村医生在全面推进健康海南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南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要求,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完善待遇保障与激励机制,真正让乡村医生干得好、留得住。”2月28日,海南州政协副主席、州卫生健康委主任雅卓玛杰在青海省基层卫生健康事业迈入发展“快车道”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发布会上,雅卓玛杰从政策保障、乡村一体管理、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充实村医队伍、优化培训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海南州在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先行先试,进行一系列改革探索,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坚持高位推动,政策保障健全完善。制定了关于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基层人才队伍保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现有村医工资待遇的基础上,农业地区、牧业地区乡村医生年分别增加2400元、3600元补助。对830名乡村医生补助养老金41万元,对海南州167名年满60周岁已退休的老年村医每年发放生活补助23.75万元。将5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交由村卫生室负责,海南州乡村医生人均基本补助由原来的1.3万元/年提高到现在2.78万元/年。所辖的五县结合实际,从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增加养老保险补助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机制。

乡村一体管理,基层医疗网底更加牢固。按照服务人口2000—4000人、服务半径2.5公里以内地理交通等综合因素,统一规划设置和标准化建设了444个村卫生室,覆盖426个行政村,业务用房面积均在60平方米以上,村卫生室均由各乡镇卫生院院长担任法人,作为卫生院医疗服务延伸点,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绩效考核“六统一”管理。海南州建成旗舰(示范)中藏医馆16个,中藏医阁111个,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同时,依托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建立医共体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益共享和激励分配机制,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和患者向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下沉,二、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师下沉基层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98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群众提供综合、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

充实村医队伍,人才梯队全面建立。实行“乡聘村用”,实施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落实专项编制,提升村医岗位吸引力。以人员下沉为核心,建立“县域招聘一批、上级派驻一批、对口帮扶一批、巡回医疗一批”的“四个一批”人员补充机制,为基层免费培养定向医学生192名,招录大学生乡村医生51名,州县派驻60余名医技骨干在乡村服务,对口支援、环湖支医的70余名专家学者在州、县医疗机构服务,使乡、村两级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优化培训,执业能力稳步提升。将乡村医生中藏医适宜技术培训列入人才工作重点任务,组织在岗村医到海南州藏医院进行实操培训,在海南州“三区三州”远程平台上录制播放66种常见疾病藏汉双语教学课件,累计培训村医3346人次,覆盖率100%。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比例由2019年的21%提高到37.7%,中专及以上学历人数比例由51%提高到95.9%。2024年,村卫生室总诊疗人次17.28万,占乡村总诊疗人次的44.6%。91%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4类6项以上中(藏)医适宜技术服务。(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改革网  刘亚婷报道)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