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力推进能源绿色转型 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4-09-23

□本报记者田新元

近日,以“转型发展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4全球能源转型大会在北京昌平未来科学城举行。各领域嘉宾学者围绕能源发展与安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碳减排、低碳技术与数字技术以及能源国际合作等主题展开讨论,共绘能源转型发展前景。

会上发布的《中国能源革命进展报告能源体制革命(2024)》(以下简称《能源革命进展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3年,我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了26.1%,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10年前的67.4%下降到了去年的55.3%。

清洁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作为推进蓝天保卫战、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加快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取得积极进展成效。”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全国的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从近50万台压减到了10万台左右,减少燃煤使用量4亿多吨;北方地区完成了农村散煤治理3700万户左右,减少散煤消费量7000多万吨;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了50亿吨。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水电、光伏、风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此前表示,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全球最大、发展速度全球最快。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6.53亿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3.8%,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达到11.8亿千瓦,已超过煤电装机。

在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实现了显著改善。与2013年相比,2023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的浓度下降了54%,重污染天数下降了83%,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革速度最快的国家。

全球能源转型大会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郭焦锋介绍,《能源革命进展报告》主要对近10年中国能源体制革命的实践探索及取得的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分析中国能源体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数字化”的变革路径及改革前景,展望中国制度优势如何更好地转化为国家能源领域治理效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北京市市长殷勇说,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能源全面绿色转型,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能源利用效率始终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好水平。

据统计,上半年,北京市绿电消纳197.6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达29.4%,较上年同期提高17.9%;上半年,市场化绿电交易规模达40.5亿千瓦时,是上年同期的7.5倍。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任重道远

“当前,中国仍然面临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等挑战,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任重而道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认为,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把握世界能源科技前沿,纵深推进能源技术革命。同时,中国高度重视国际能源合作,积极推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将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强标准体系研制及国际衔接互认,推动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

黄润秋表示,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积极培育发展绿色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全面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碳市场建设,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从化石燃料向更清洁的能源来源转变。尽管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国际能源署副署长玛丽·沃利克认为,中国的经验,包括像北京这样城市的经验,展示了在正确政策、投资和承诺下,能够取得快速且大规模的进展。然而,实现净零排放和碳中和是全球共同的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单独完成这一任务,需要跨越国界、行业和社会的协同努力,且需要关注三个关键领域:强化全球政策框架、加速技术创新以及确保公正和包容的转型。

殷勇表示,面向未来,将锚定“双碳”目标,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优化能源结构,强化能源科技引领,推动能源治理现代化,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深化能源消费革命,大力倡导节能全民行动,积极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持续推动传统行业等节能降碳。深化能源供给革命,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扩大外调绿电规模,增强能源调峰能力,确保首都能源安全。深化能源技术革命,依托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等创新平台,推动低碳和零碳技术装备攻关,大力发展先进能源等产业。

郭焦锋介绍,党的二十大对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了重要部署,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在上述大背景下,储能行业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

会上,还举行了重大创新平台揭牌(北京新型储能示范区、北京未来科学城数字电力科创中心)、北京未来科学城先进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启动等仪式。

大会的举办地未来科学城能源谷,担负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领域技术创新高地、打造北京先进能源产业高地的重要使命,是举办全球能源转型大会的最佳区域,在促进先进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能源谷是北京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枢纽型主平台,累计建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60个,设有院士工作站7个,“三桶油”“两张网”“五大发电集团”全部设立了分支机构或研发总部,三一重能、明阳智慧能源等大批优质民营高科技企业落户,入驻了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等一流能源高校,汇聚了两万余名科研人才,形成了央企、民企、高校等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昌平享有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首都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四区”政策叠加优势,为能源谷发展持续赋能。金融方面,围绕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与红杉、高瓴、中金等投资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未来科学城科创金融服务站揭牌成立,中铝集团60亿元绿色基金、京能集团25亿元能源基金、国能(北京)科创种子基金等陆续落地,加快设立先进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应用场景方面,中石油福田加氢站已建成投用,在国家首个碳中和主题公园——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的基础上,正在加速公园二期建设,其中将布局多项低碳应用场景,涉及风电、光伏、储能等技术,推动新技术新产品从概念走向实践。

围绕营商环境力争上游的目标,昌平区系统构建了“1+1+N”创新政策体系,出台产业政策措施47项。比如,支持企业上市政策,涵盖上市挂牌的全周期,企业最高可享受2000万元资金支持。特别是在落实先进能源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出台氢能、能源互联网等先进能源细分赛道专项政策,对优质氢能项目每个最高支持1亿元,对新迁入的能源互联网头部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以真金白银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