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地方改革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 > 地方改革

江西万安:巧用“加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改革网作者:陈通才时间:2024-05-10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  今年以来,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坚持以“项目攻坚比拼提升年”活动为抓手,锚定“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巧用“加法”,深化“六个一”工作,推动实现“集体经济、美丽宜居、和谐幸福、党组织战斗力”四个大提升,有效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凝心+聚力”,争取一批招商信息。聚焦推进“招大引强攻坚突破行动”,着力推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签约落地,优选精干人员,组建16个乡镇工作专班,工作专班每月至少外出招商1次,推进在谈项目签约落地,乡镇主要负责人按照“三分之一”工作法,至少安排三分之一的精力和时间抓招商,通过集中精力、集中人员、集中资源,有力抓实招商项目推进、意向信息摸排工作。目前,各乡镇外出招商45批次,主要领导外出16批次,引进客商56批次。同时,积极邀请重点客商或在外乡贤参加省市县举办的招商活动,大力发动本地在外乡贤、政商界重要人士,围绕工业、文旅、农业等领域提供招商信息,开展乡贤招商、以商招商。清明节假期期间,通过走访、座谈、餐叙会等方式联系192名返乡乡贤,向乡贤收集招商信息37条。4月份开展了招商引资12个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涵盖了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绿色加工等领域,签约总金额达156.8亿元,项目落户后,由招引单位建立项目建设规划、明确首席服务官,实行挂图作战,推动招商引资项目早开工、速建设、快投产。

“争资+调度”,推进一批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一批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式发展”的思想,围绕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发展提速、民生保障提质等积极谋划储备、招引项目,建立动态项目库,抓实项目实施的数量、进度、成效,实现谋划储备一批、建设推进一批、建成运营一批。目前,共争取项目207个,争取资金13.8亿元,达到年度预计目标的44.16%,共储备项目242个,储备项目总投资59.99亿元,拟争取上级资金25亿元。同时,强化调度推进,组建项目工作专班,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晾晒、年考核”推进机制,全面保障资金、土地指标、林地指标等项目要素,全力破解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矛盾化解等制约问题,今年安排了170个县重点项目,总投资约430.31亿元,全面推进年度完成投资140.57亿元,89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如期开工建设,72个计划竣工项目按期竣工、65个续建项目按序时完成建设任务,16个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有力确保项目进度达标、质量过硬、安全可靠,及时发挥效益,得到群众认可。

“新增+盘活”,实现一批产业振兴。 围绕主导产业“规模化、标准化、联农化”,持续推进乡村产业“三方得利”发展模式,全面提升产业振兴发展水平,助力发展镇域经济,一类乡镇计划新增1000亩以上富硒水稻、300亩以上油茶、200亩以上毛竹低改、100亩以上经济作物、50亩以上养殖业,二类乡镇计划新增300亩以上油茶、200亩以上毛竹低改,其他产业基地规模减半。目前已完成产业基地新开发134个14529亩,建立“三方得利”基地175个,2023年实现163个(占比93%)基地有收益。同时,围绕柑橘类水果、富硒水稻、茶叶、油茶、毛竹、设施蔬菜、中药材等产业,各村年内完成新增或盘活一个产业基地,提升村级产业造血功能,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强化村级产业基地的日常管护,实现村级产业基地日常管护到位率达100%,收益基地覆盖率70%以上,联农带农成效100%(脱贫户、监测户覆盖率)。目前,全县完成村级产业基地建设320个,村级产业基地覆盖率达98.5%,收益基地达209个占65.3%,2023年实现收益1008.09万元,村均7.47万元。

“齐抓+共管”,建设一批和美乡村。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以美丽乡镇建设“九大专项攻坚行动”为抓手,充分盘活闲置土地等资源,多方筹集资金,深入推进53个圩镇品质提升项目建设,投资总额约5.6亿元,合理布局建设幼儿园、学校、医院、小游园、口袋公园、停车场、文化活动中心、小微产业园等功能设施;加大执法力度,抓实“城乡环境整治年”各项工作,常态化开展圩镇“八乱”整治、门前“三包”、违规搭建管控和“两违”整治等工作,拆除危旧土坯房143栋3000余平,整治乱搭乱建70余处,清杂1万余平,促进城乡面貌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同时,对标省市目标任务,以韶口至五丰沿线市级“四融一共”和美乡村示范带建设和杨万线坎夏线、G356国道、最美赣江岸线3条县级美丽宜居示范带建设为引领,拟布局打造8个“四融一共”县级精品点,新建64个村庄整治点,年内新增28个乡级美丽宜居示范点和135个村级美丽宜居示范点,推动实现乡村环境卫生清理到位、农村“八乱”整治到位、村庄长效管护到位、美丽庭院创建到位。

“宣传+引领”,树立一批文明乡风。坚持以务实管用为导向,重点围绕移风易俗“五大”重点整治内容以及“一老一小”缺乏关爱、邻里不和、无理阻工等农村突出问题,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制度章程,按照“一村一主题,一月一活动,一人一问效”的要求,每个行政村创建或提升1个乡风文明示范点,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创建16个乡级乡风文明示范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祠堂、文化活动中心等阵地,每月组织开展1次以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紧贴群众生产生活的宣传教育引导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新风真正扎根于群众内心。同时,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设立“红黑榜”,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好儿媳、好公婆、好妯娌、好邻里等系列评选活动,对孝老敬亲、勤劳致富、乐于助人等先进典型,通过在屋场会上通报表扬、颁挂牌匾、在“光荣榜”上晾晒等方式进行宣传弘扬。今年以来,该县评选各类先进典型110余名,充分激发群众荣誉感和参与的热情,形成“人人参与创建、户户争当先进”的良好局面。

“治理+强基”,推动一批乡村善治。深化推行“143+N”诉源治理机制,构建分工负责、良性互动、优势互补、无缝协作的诉源治理模式,成功化解重大矛盾纠纷20余起,一般矛盾纠纷260余起,化解率达98.2%,今年一季度万人成讼率1.58‱,成讼案件数同比下降66.67%,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调处、多元化解。严格落实“五个法治化”要求,依法依规处理信访问题,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确保实现“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目标,今年交办重点信访事项33件,化解26件,化解率达78.78%。同时,积极争取省、市、县平安建设帮扶资金,乡村治理示范点村村全覆盖,持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全力推进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多心合一”,提供“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统筹协调、收集研判、化解攻坚、提升能力、督促落实”五大作用,年内计划创建沙坪镇、顺峰乡、夏造镇等5个乡级综治中心示范点和芙蓉镇光明村、韶口乡田西村、夏造镇夏造村等12个村级综治中心示范点,目前,全县乡、村两级综治中心较好以上已达93.8%、70.9%。

(供稿:中共万安县委组织部 陈通才)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