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地方改革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 > 要闻

贵港市港北区推行“三个坚持”工作法 推动党团队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来源:改革网作者:陈舒琪时间:2024-04-29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通讯员:陈舒琪)贵港市港北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足于为党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坚持在“思想建设、机制保障、实践拓展”改革创新,推动党团队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区共有4个集体、8名个人荣获团中央、少先队组织表彰,45个集体、920名个人荣获自治区级、市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表扬。

坚持思想建设,强化党团队政治认同

一是开展思想学习引领。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利用主题团日活动、网上主题团课等,引领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积极参与“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等网上学习,每一期学习覆盖率都达100%,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基层、扎根青少年。

二是打造青春宣讲品牌。探索推行“专家讲理论、团干部讲团课、青年榜样讲事迹、少先队员讲故事”的宣讲模式,打造青年讲师团、团干部上讲台、红领巾巡讲团等青春宣讲品牌。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热情,培养团员青年干事创业的青春担当,今年以来共开展宣讲200余场。

在翰林书院开展开展“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青年读书会暨理论宣讲活动

三是创新主题团(队)日活动。通过积极策划开展各类主题团(队)日活动、学思践悟主题活动、红领巾讲解员等团日活动,以“示范宣讲+特色实践教育+故事分享”“课堂+现场宣讲”“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用贴近青少年的语言把政策道理讲明白、讲透彻,不断扩展提升宣讲的丰富性和体验感。

在广西中共一大旧址开展港北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思践悟主题活动

在港北区中秋起义烈士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团日活动

坚持机制保障,构建党团队培育体系

一是构建党团队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将党建带团建工作与共青团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建立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和港北区团教协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有关部门定期研究、解决青年工作梗阻塞。每年定期向党委汇报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情况;构建共青团牵头、各部门协同共进的青年工作格局。

港北区青年工作联系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会议

出台的政策文件

二是构建专业化、协同性队伍提升机制。从全区范围内公开选聘5名优秀团员青年担任团区委兼职干部,社会化选聘133名港北籍优秀大学生担任基层团组织兼职副书记,切实增强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联合区委组织部共同举办2023年港北区“青春引擎”暨“青马工程”培训班,从农村中选拔24名优秀青年成为“青马工程”学员,按照“理论教学+实践锻炼+专题讲座”三位一体的教育培训模式,将港北区优秀农村青年培养为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政治骨干,为港北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港北区“青春引擎”培训暨“青马工程”培训班(开班式)

港北区“青春引擎”培训暨“青马工程”培训班(大比武)

三是建立落实少先队阶梯式成长激励制度。制定印发《港北区积分入团、推优入团、评议入团实施办法(试行)》,建立递进分批入队、分段教育、分级激励工作制度,有组织、分批次地吸收适龄少年儿童加入少先队,建立和落实少先队推优入团、积分入团、评议入团制度,落实好“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日等制度,把思政课考评优良、10学时团课学习合格、年度2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等作为入团必备条件,培养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港北区开展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4周年主题队日暨公益阅读活动、“扫黄打非·护苗”系列活动

四是建立“推优入党”工作制度。结合港北区实际,研究制定并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的通知》,建立完善共青团“推优入党”制度,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把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贯穿“党建带团建”全过程。

坚持实践拓展,巩固党团队育人成效

一是持续扩大阵地覆盖面。按照“党建+团建”“一室多用、多室共用”的原则,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阵地,大力建设荷城社区、港宁社区、老乡家园等11个青年之家,每月围绕“青年之家”开展2次以上服务青少年活动;2023年以来,新建社会领域团组织4个,逐步完成非公企业团组织全覆盖;拓展少先队工作阵地。依托区域内的资源,成立12家校外红领巾活动基地,每个基地聘1名校外辅导员;成立社区(村)少工委共45个,实行双主任制,由村小校长和各社区(村)负责人共同担任少工委主任;为少先队员们搭建实践教育平台。结合青年需求特点,联结共办主题党团队日活动4次。

在港北区根竹镇幸福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暑期关爱儿童活动

二是加强实践活动共通共融。充分发挥“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等“青”字号品牌作用,依托全市首个“荷城青年志愿服务站”,常态化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法治宣传、扶老助残、垃圾分类、学业辅导、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深化情暖童心、金晖助老等志愿服务活动,帮扶慰问特困儿童、边远学校教师、困难老人等特困群体350名;承接2023年“一带一路”国家驻华使节自行车系列赛广西贵港站暨户外生活嘉年华、“港人港夜”港乐经典大型演唱会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2场,向外来宾客展现港北青春新名片。

2023年“一带一路”国家驻华使节自行车系列赛广西贵港站暨户外生活嘉年华志愿服务风采

三是多方整合资源广辟渠道。为切实解决共青团、少先队开展工作“有想法没办法”问题,港北区坚持把生存资源社会化作为改革主攻方向,持续擦亮“希望工程”项目品牌,2023年募集社会捐款39.8万元,帮助119名困难青少年圆梦学堂;打造“希望小屋”12间,着力改善困难青少年学习生活条件;整合区妇联、港北公安分局、区人民法院等多部门资源力量,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禁毒、反诈、防溺水“五进”活动,切实提高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密切与港北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工等组织联合开展活动,社会化筹集物资资金约20万元。通过部门共建、社会筹集等多种方式,有力推动团组织“三力一度”工作迈向新台阶。

港北区“护苗2023·预防未成年人性侵害”暨“青春自护  健康成长”法治进校园主题教育心理健康讲座

“希望小屋”改造前后对比

下一步,团港北区委将持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继续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持续在“思想建设、机制保障、实践拓展”上下功夫,出实招,为党组织培养后备力量,输送新鲜血液。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