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伍元钦 黄礼玲时间:2024-03-28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通讯员:伍元钦 黄礼玲)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支持自治区和北海市“市中医医院新院区项目”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北海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控制项目投资、缩短竣工结算周期、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总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大胆创新,在全区率先对该项目开展过程结算评审工作。该项目土建结构部分送审金额25,792.45万元,审定金额23,887.11万元,合理审减资金1,905.35万元,审减率7.39%。
高标准启动,定下“总基调”
一是创新思路打基础。针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投资控制失控、进度款支出困难等问题,北海市财政局加强现场调研、积极向上汇报,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来定准“大调子”、开辟“新路子”,经过多方研究论证,创新提出对该项目已完工并验收合格部分率先启动过程结算评审,在争取市政府批复同意后有序实施,为评审工作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多方支持添动力。过程结算评审工作启动前,北海市财政局多次召开协调推进会,加强同项目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发改、住建、审计、卫健等多部门统筹衔接,逐项逐条分析项目存在的问题,精心谋划最优解决方案,推动形成分工协作、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为高效开展过程结算评审工作夯实动力支撑。
高质量推进,注入“助推剂”
在全区无参考案例的情况下,北海市财政局克服过程结算指导意见少、节点划分难、现场核查难、协调争议多等困难,创新求变,迎难而上,坚持高质量推进,为过程结算评审注入“助推剂”。一是统一评审思想。经评审人员多次深入现场对施工内容进行核查后,协调项目业主、施工、监理单位等参建方对施工过程结算节点周期进行划分,确定本次过程结算评审内容为主体土建结构部分,对无法进行施工节点确认的装饰装修、水电安装及精装修部分暂不纳入评审范围。经多次沟通,与项目业主及施工单位统一了评审思想,树立了“方向标”。二是实行全链条督办。严格执行“一日一督办、一日一报告、一日一协调”制度,安排专人对项目存在问题、审核进度等方面进行收集汇总,每日定时反馈给市领导、局领导,多次召开项目推进会、争议协调会、中心办公会等切实解决问题,积极推进项目评审。三是升级评审阵容。在结算口全员参与的基础上,中心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督促,在原有的三级部门审核机制上,再抽调预算口业务骨干成立审核组,增加一道复核环节。审核组根据项目单项工程性质分解、落实各成员审核任务,多角度多维度全面核查项目变更事项程序的合规性,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精准分析矛盾和难点,总结原因,并进行“点对点”攻坚,确保审核工作运转有效、评审结果真实可靠。
高效率完成,画好“休止符”
自项目接审以来,评审人员发扬“公平 忠诚 担当 进取”的北海财评精神,夜以继日开展审核工作,高效率完成项目过程结算评审,推动加快落实工程进度款支付,从源头防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一是优化争议协调机制。明确评审争议协调原则,遵循“先协商再协调”的工作顺序,在对数过程中存在争议问题的,项目负责人根据评审规范,采取书面征求意见、组织各参建方召开协商会议进行协商,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的,由项目负责人及时向评审小组负责人申请协调,期间召开10余次协商协调会,解决了23份核对记录表中涉及的43个争议问题。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充分利用“部门联动、多方会审、共同把关”工作机制,确保评审项目公平、合理、精准。对变更、隐蔽等工程佐证资料不充分问题,会同审计部门进行探讨分析;对过程结算材料调差问题,征求造价站意见,最终按材料进行取样送检记录中每月进场材料数进行计算。通过部门联动协作解决较大争议问题,求大同存小异,形成公平公正的评审结果。三是强化事后自查整改。将此次对土建结构部分开展过程结算评审发现的问题在评审报告中披露,如实反映评审项目情况,积极引导项目业主妥善解决工程量高估冒算、签证把关不严、隐蔽资料不完善、建设单位主体责任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后续送审的装饰装修、水电安装及精装修等子项做好自查整改工作,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和监督力度,如实反应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