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浙江:经济大省拼字当头勇挑大梁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4-03-18

□本报记者鲍筱兰

当前的浙江,正在抢抓机遇,以“此时不拼,更待何时”的昂扬姿态,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新篇章。记者采访中最大的感受就是“拼字当头”——全省各个地市、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在想办法、下真功、求突破,切实担起勇挑大梁的责任。

拼营商环境政府勇当改革先行者

绍兴市市长施惠芳表示,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过程中,政府要牢牢扭住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三个关键词,精准聚焦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统筹打好政务、法治、市场、经济生态、人文五大环境建设“组合拳”,打造标志性成果,放大叠加裂变效应,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多年来,浙江从资源小省成长为经济大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简政放权、政务服务增值化等一系列举措构建服务型政府,为企业提供便利、不断释放市场活力。“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营商环境领域改革同样如此。要以纵深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牵引,进一步增强改革韧劲,迎难而上、久久为功,主动变革、率先突围。”施惠芳表示,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政府要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强化求解思维,大力破难解难,勇当改革先行者。

改革既要强化顶层设计,也要尊重基层首创。施惠芳表示,绍兴大力探索构建政务服务新生态,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枫桥式”护企优商模式等6项改革经验入选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最佳案例。

2023年绍兴制定实施民营经济做优做强“33条”,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式改革,推进“爱企”系列行动,致力解决好企业“围墙外的事”。施惠芳表示,今年以来,针对本土企业再投资扩生产需求,绍兴制定实施支持制造业内生项目建设专项政策,激发本地企业投资积极性,为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唯新是骛,要因地制宜,先立后破,分类施策,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施惠芳说,绍兴纺织全产业链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近四成,在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需要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跃升,带动区域制造业加快向高端跃升,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施惠芳说,对绍兴而言,就是要通过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组合拳,推动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大市”向“先进制造业强市”的精彩蝶变。

拼海洋经济充分挖掘新质生产力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浙江舟山市市长徐仁标表示,舟山市正以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构建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海洋生态经济体系,实现蓝色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

浙江海岸线长度居全国首位,岛屿数量全国首位。其中,拥有2085个岛屿的舟山被称为“千岛之城”,海域辽阔、海岛众多。2023年,舟山海洋经济增加值达1400多亿,占GDP比重近七成。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首先要强化规划引领。”徐仁标表示,面向国家主体功能定位、“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在统筹海洋产业分工与布局、建设东部海洋经济圈中找准自身定位,把舟山独特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海岛空间等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

近年来,舟山市加快产业培育,坚持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充分挖掘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特色化海洋产业集群,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如今,绿色石化和新材料、能源资源农产品消费结算中心、船舶与海工装备、数字海洋、清洁能源及装备制造、“一条鱼”、海洋文旅、港航物流和海事服务、现代航空等九大产业链在舟山拉开框架,现代海洋经济“四梁八柱”加速“立”起来。

作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阵地,围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舟山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承接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构建大宗商品全产业链制度型开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实现海洋经济开放发展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同步推进。

“放眼长三角,世界级的长三角,需要世界级的港口群。”徐仁标说,统筹好海陆发展至关重要。统筹推动海港、陆港、信息港“三港”联动,重点要聚焦“联动”,核心是多式联运。

徐仁标同时建议,设立海洋经济专项资金,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并对沿海地区,尤其是自身财力有限的海岛地区,在承接国家战略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时加大财力的支持。

拼制造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深耕制造业多年的浙江今飞集团董事长葛炳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责任在肩,应该持续修炼“内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列入国家重点战略,发挥5G、算力和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优势,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葛炳灶介绍,今飞集团经过60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铝合金轮毂和汽车铝合金相关结构件双轮驱动、轻合金材料与智能装备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是浙江省制造业百强企业。

“民营企业能够实现长久发展,离不开稳定、高效、协同的产业链,这是实现‘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升级、制造之都向智造高地转变、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强国的关键所在。”葛炳灶说。

浙江全省已经形成绿色石化、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物联、现代纺织与服装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高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4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还有一批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分布着上百个各类国家级的产业基地、制造之都。先进制造业是浙江经济的“四梁八柱”。葛炳灶认为,塑造产业链整体新质生产力协同,将有望提升产业集群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葛炳灶表示,做强做优产业链,为民营企业塑造发展新优势,关键在于多措并举,强化产业链上中下游对接,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让产业链更长更牢。

“科技创新是关键一招。”在葛炳灶看来,数字化是制造业创新的重点方向。他建议,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机制,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关键零部件上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对于取得重大科技突破和创新成果的,要给予奖励表彰,并明确在本地产业链优先应用推广的扶持政策,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本地转化和应用。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