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古田:探索国有资产盘活利用路径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4-03-18

近年来,福建古田县坚持开源节流,在“过紧日子”的基础上求突破,注重国有资产盘活利用,通过摸清底数、精准施策、挖掘潜力等方式,促进国有资产提质增效增收。

盘家底变废为宝“荒废旧”赋予“新价值”

古田县针对城区的零星地块、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闲置报废罚没资产、老企业的旧资产,进行分类处置,提升其价值。

全面核查,城区“零星地”发挥“大用处”。组建专班对城区国有存量零星土地进行全面核查,对核查出来的闲置零星土地进行再利用,分别修建了口袋公园、泊车位、夜市摊贩经营点等场所,既避免了零星土地的荒废和被侵占,又发挥了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因政策变动而停建收储的原“爱乐”房地产,探索打造古田县食用菌集“产”“文”“旅”三位于一体的古田特色文旅项目,目前项目已全面启动建设。

线上交易,单位“闲废罚”卖出“好价钱”。与阿里(淘宝)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报废资产出售平台,将闲置、报废及罚没的资产进行公开出售,最大限度地收回残值,让“死”物变“活”钱,既减少场地占用、节省保管费用,又提高了资产的使用率和收益。仅2023年成交金额就达29.8745万元。

重组整合,过去“老企业”现值“八亿元”。积极推动资源变资本、低值变增值,低效转高效工作,在县属国企之间,按照资产使用功能、类别及企业经营性质,对闲置低效资产进行重新评估,交易盘活。利用国企改革契机,对以前的商业性企业资产进行重组整合,重新评估值8亿多元,将企业的资产价值显现出来,提升其融资担保能力。

转思路精准施策“老地产”焕发“新生机”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一些遗留房地产存在的长期闲置、使用低效情况,古田县多措并举、精准施策,让“老地产”焕发“新生机”。

统一管理,聚集“房地产”收益“千万金”。古田县在详细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将机关事业单位可出租经营的房产全部归集到一家县属国企,由其进行统一招租和后续管理,避免多头经营、分散管理。仅2023年就实现1000多万元的租金收益。

改造收储,闲置“不动产”有了“新用途”。将古田县国投公司名下位于城东街道闲置的食用菌批发市场1号楼不动产、食用菌加工基地37号地块,转让给县工投公司,由于进行修缮改造后作为食用菌产业配套交易中心,开展市场化经营增加了收益。对处于城区占地3500平方米、已停产关闭多年的古田酒厂谋划进行改造,利用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因地制宜打造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区。对因产业转型关停的原工业园区土地,则通过一家县属国企进行收购,因地制宜打造新型工业区。

对等置换,双方“闲置房”换出“双赢局”。与部分垂管单位充分沟通,将机关单位闲置、利用率较低的资产进行对等置换,让闲置资产“活起来”。将县城投公司紫金郡人才公寓7层房产与县税务局的8处闲置房产进行双向调剂置换,实现各自资产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

挖潜力市场运作“光路石”化为“新财力”

国有资产囊括的范围极大,如何拓宽思路、挖掘潜力并进行有效利用是一个大课题,古田县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菇棚发电,茅屋“食用菌”搬进“别墅群”。为提升食用菌生产的科技化、规模化、效益化水平,古田县建成涉及4个乡镇6个地块的集中连片“光伏菇棚”372间,配套冷藏库、烘干场、管理室、休息室、洗手间等基础设施,并优惠出租给菇农。这种“光伏菇棚”下为食用菌标准化菇棚,上为光伏发电,实现了“鱼和熊掌兼得”的目标,增加了菇农、乡镇、县财政的收益,每年可实现租金和光伏发电收益1000多万元。

专业运营,引进“第三方”运营“停车位”。针对城区和部分城郊停车位的管理,古田县引进了中睿信、渔旅等企业,对城区及城区周边停车位进行运营管理,每年增加收益450万元,既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收益流失,又确保国有资产有效盘活并高效使用。

有偿处置,工程“沙土石”不再“被流失”。通过对县域范围内的矿山修复、河道清淤、道路建设、市政工程等各类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渣土石、河沙等建筑材料,根据剩余砂石土数量、市场价值及项目辖区自身地理条件情况,认真组织编制处置方案后,委托拍卖公司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公开有偿处置,实现资产再利用。仅2023年就为县财政增收1700多万元。

(古田县委改革办供稿)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