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地方改革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 > 地方改革

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区法庭成立三周年

来源:改革网作者:祖智慧时间:2024-03-15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祖智慧)2024年3月14日,南京市江北新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区法庭召开新闻发布会,参加发布会的有南京市江北新区人民法院分党组成员程俊杰,南京市江北新区自由贸易区法庭庭长夏文浩,南京市江北新区自由贸易区员额法官宋环,南京市江北新区自由贸易区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邢黎。

2021年2月26日,自贸区法庭成立。作为江苏省第一家自贸区法庭,三年来,法庭在护航自贸、新益求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相关工作经验做法被评为“南京法院五年工作纪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项举措”“南京基层法院十大工作创新”,助力新区人民法院获评全省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大家多次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用鲜活生动的文字和影像宣传推介自贸区法庭工作,帮助社会各界了解法院、感知司法。

自贸区法庭负责审理由新区人民法院管辖的商事合同、与公司(合伙企业)有关、破产等相关的商事案件,金融案件,集中管辖依法可以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江北新区直管区、鼓楼区、浦口区、六合区范围内第一审知识产权案件及江北新区范围内第一审涉外商事案件(自2022年3月1日起)。三年来,自贸区法庭共新收案件9610件,结案9192件,法官年人均结案510.67件,一审服判息诉率84.91%。1篇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多篇案例在《人民法院案例选》《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等刊物发表,多篇案例获评全省人民法院优秀案例分析、江苏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江苏法院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南京市十大优秀案件。

三年来,自贸区法庭受理商事案件9610件,反映市场经济活跃、交易活动频繁。江北新区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经济主体数量不断增长,市场主体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更加注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投资者股权转让、股东资格确认、股东出资等与企业经营权、管理权相关的纠纷增幅较大。

自贸区南京片区定位是打造自主创新先导区,创新型企业较多。从案件结构看,有以下特点:涉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案件不断增长。游戏形象侵害著作权纠纷、网页版面设计侵权纠纷、移动互联网平台侵害商标权纠纷、“网红”餐饮店不正当竞争纠纷等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引发纠纷。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通过跨界促成了不同领域IP的重组与合作,向动漫卡通形象、网页版面设计、游戏人物形象、延时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创设计类生态产业链条延伸。涉新业态合同纠纷数量增多。大量交易过程通过新兴互联网工具实现,证据形式涉及电子合同、电子签名及签章的案件增多。跨境结算等新型案件开始出现。反映了随着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日益活跃。

新区人民法院自2022年3月1日起管辖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2023年,新收涉外涉港澳台案件42件,同比上升280%。从主体分布看,涉及亚洲、欧洲、北美洲等14个国家及地区,主要案件类型是涉外投资合同、知识产权、公司解散等。案件增幅以及涵盖的地域和范围,都反映江北新区不断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其中涉港案占比30.9%;涉台案件占比14.7%,反映出涉港、涉台较高司法需求。

自贸区法庭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调解、仲裁、公证等多元解纷资源集聚,压缩纠纷解决周期、降低企业诉讼成本。积极运用涉外商事诉讼、仲裁、调解“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2023年,涉外案件调撤率达44.4%,高于同类无涉外因素的案件,这项工作机制入选全省法治市场建设优秀实例。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机制,加强与仲裁、调解机构协作,形成合力,为案件以调解、撤诉方式解决打下良好基础,三年来,审结的知识产权案件调撤率达51.33%。

自贸区法庭自2022年3月1日承接涉外商事案件管辖权以来,认真落实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求,坚定不移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充分发挥涉外司法职能作用,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一是建立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涉外商事审判运行机制。制定《关于为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十二条举措》《关于进一步推进自贸区法庭高质量发展加强自贸区法庭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方案》。组建涉外商事专业合议庭,创新审判机制,探索“书状先行”“异步质证”、在线审理,不断提高涉外商事审判效率。二是建立具有自贸特色的涉外商事诉讼服务机制。邀请南京海事法院在自贸区法庭设立巡回审判点。与中国国际商会南京调解中心、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等调解机构签订合作备忘录。联合南京仲裁委员会/江苏(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南京市司法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南京市分会、江北新区综合治理局就进一步打造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涉外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达成框架协议,打造“涉外法治综合服务平台”。三是建立便利当事人的涉外商事审判辅助机制。与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查明中心签订《域外法查明及法律调研、培训合作框架协议》。组建专家陪审员库。实现翻译规范化。加强智慧法庭建设,将全真智审系统应用于涉外审判领域,为涉外审判提供技术支撑。四是建立涉外业务长效提升机制。与南京国际商事法庭开展同堂共学。项目化管理涉外商事案件,发现、培育、宣传精品案例。合作结项省法学会课题,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驻宁高校法学院共同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调研培训工作。

创新是自贸区最鲜明的底色。自贸区法庭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要求,积极探索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新模式。一是坚持最严格保护原则,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优化审判组织布局。推动南京知识产权法庭设立自贸区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点,设立鼓楼、浦口、六合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点。准确认定合同效力与合同责任,依法规范智力成果创造到转化、应用各环节利益分配和责任承担。二是强化全链条保护,健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与江北新区科创局共同发起,联合15家部门签订《南京江北新区(自贸区南京片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合作备忘录》,与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署《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相关做法入选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第四批创新实践案例。依托“江苏微解纷”平台,设立调解工作室。与新区科创局签署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工作合作备忘录。职能延伸营造保护环境。积极走访服务辖区企业,建立企业知识产权联系点,协助辖区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示范区。三是深入开展主题宣传,积极营造保护激励创新氛围。发挥案例引领作用。做好年度主题宣传。组织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宣传活动,连续三年入选南京法院年度知识产权十大案件,发布新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保护“十大案件”。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自贸区法庭围绕发展中心大局,找准司法工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结合点、切入点,为自贸区南京片区的产业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一是树立现代化审判理念,畅通涉企纠纷化解路径。构建府院联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与新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局、综合治理局联合出台营商环境文件,共同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依托法治园区建设,加快集聚仲裁、公证、调解等优质解纷资源,与工商联联合揭牌商会商事调解中心。两件事例入选江北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场景。出台《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关于助企纾困的十六条措施》。开通涉企纠纷绿色通道,为困难企业提供法律援助,深化繁简分流,先行调解或先行判决,便捷高效化解涉企纠纷。二是强化民营经济司法保护,增强市场主体司法获得感。常态化开展“百名法官进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法院”活动。聘请二届营商环境监督员。依法确认和保护民营企业的各类合法财产权利。两篇案例入选江苏省法律服务民营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一篇案例入选南京法院公司类案件典型案例。审慎采取保全措施,杜绝超标的保全、恶意保全。对于厂房、机器设备等生产性资料的查封,优先采取“活封”措施。

三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维护数据使用、交易、收益的基本规范。善于挖掘商事审判领域中的科技创新元素,发挥在支持自贸区南京片区申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等领域规范行为、价值引导、定纷止争的重要作用。持续完善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府院联动联席会和个案协调会。着力淘汰落后产能,准确识别“僵尸企业”。对于无重整价值的企业坚决予以清算注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围绕建设“国家级新区一流法院专业审判机构”和“全国一流自贸区专门法庭”的目标,自贸区法庭树立现代化的审判理念,打造面向国际的审判体系,探索专业化审判机制,培育法律功底深厚、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经贸规则的复合型审判人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党建带队建,将党建贯穿于法庭执法办案、服务自贸区、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持续开展组织力提升工程,“创新四火工作法服务保障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发表在市级机关工委刊物《南京新风》。打造一流法庭队伍。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将审判业务专家培养作为长期、重点工作推进,锻造“一专多能”,具有国际视野、法律功底深厚的复合型审判人才。自贸区法庭荣获集体三等功一次。法庭干警荣获全省优秀法官、全市政法系统首批“专家型人才”“后备人才”、全市优秀法官、全市法院办案标兵、个人三等功、江北新区十佳杰出青年、南京法院巾帼岗位明星等荣誉。实施调研强基工程。充分发挥司法调研在疑难复杂问题攻关、专业审判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培育打造精品。积极申报调研课题,参加江苏省商务厅重点调研课题“江苏省外资立法创制”并转化为省级地方性法规,“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研究”中标国家法官学院年度重点研究课题。积极宣传扩大影响。召开自贸区法庭审判工作暨典型案例线上新闻发布会、服务保障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等专题新闻发布会。人民法院报等媒体对自贸区法庭工作进行专题报道。答好服务自贸区发展“应用题”获评江苏省优秀新闻成果。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