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祖智慧 陈韵竹 万子彦 庄胤时间:2024-03-14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祖智慧/通讯员 陈韵竹 万子彦 庄胤)起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等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87件145人,这些案件涉及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烟草、医护用品、日用品等多个领域;
办理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民事行政监督案件30件,发出检察建议28份,均获采纳,1个案件获评全省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办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212件,通过办案督促责任单位整改不规范问题78处,整改、关停相关经营主体20余家,追偿惩罚性赔偿金450余万元,1个案件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2个案件获评省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相关工作被写入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
这是记者在镇江市检察院消费者权益保护新闻发布会暨检察开放日活动现场,了解到的全市检察机关2021年以来办理的涉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情况。
3月13日下午,在第42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镇江市检察院组织开展了以“高质效办案让消费者更安心”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暨检察开放日活动。部分镇江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代表、居民和网格员代表,以及多家省、市媒体记者等40余人参加。
活动现场,嘉宾们参观了镇江政法普法中心、镇江市检察院院史馆,听取了镇江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解维克关于全市检察机关维护消费者权益工作的情况通报。
2021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聚焦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个主题,坚持“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同步发力,针对广大消费者关心关注的食药安全、预付消费等多个领域部署开展专项监督活动,并针对个案办理暴露的社会治理问题,积极探索从个案办理到系统治理的诉源治理模式,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效果。办案过程中,全市检察机关还切实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消协、大数据管理局等单位的协作配合,并积极借力院校、第三方机构等专业力量,发动“益心为公”志愿者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凝聚起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强大合力。
在随后的典型案例发布环节,7起典型案例承办人通过PPT,现场发布所办理相关案件情况。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均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涵盖了销售有毒有害食品、销售假烟、直播售假、房屋买卖、伪劣赠品、流动摊贩整治等多种情形。“对于颜色过分鲜艳的食品要提防,如色泽鲜艳、饱满的肉制品和腌制菜,防止添加了色素添加剂”“购买香烟不要贪图便宜,要选择有专营资质的商家,查看烟草专卖许可证并要求商家开具发票或者收据”……发布典型案例的同时,检察官们还为大家送上安心消费“法治大礼包”。
“日常生活中,有些假冒伪劣产品做得很逼真,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很难分辨真伪,也往往没有时间、精力、渠道去维权,感谢检察机关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做出的种种努力。作为志愿者,我也会更加充分地用好‘益心为公’云平台,并积极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向检察机关提供线索,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活动结束后,“益心为公”云平台志愿者、江苏科技大学海装学院机电研究室主任汤雁冰感慨地说。
“我们将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切实以检察履职成效助力广大人民群众消费更安心、生活更舒心。同时,也热忱欢迎各位朋友向我们及时提供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监督线索,共同织密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网。”解维克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