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黄凤时间:2024-03-13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通讯员:黄凤)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特色资源丰富,是“巴马香猪”的原产地之一,近年来,燕洞镇依托区域优势,整合土地资源,积极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在立足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创新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业等系列特色产业,走出一条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有效推进乡村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强镇富民之路。2021年,燕洞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2023年,燕洞镇龙威村入选2022年广西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
突出特色引领,不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积极探索“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生猪(巴马香猪)、渔业产业,先后培育引进巴马双胞胎集团、巴马原种香猪公司、巴马鼎农公司等5家经营主体进驻燕洞镇,现全镇4个村集体、5个合作社、4310户农户参与发展生猪(巴马香猪)产业,其中存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场(大户)65个。2023年全镇生猪(巴马香猪)养殖18.5万头,出栏15万头。同时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力度,先后整合投入资金3亿多元,大力实施年出栏20万头生猪联合养殖小区、燕洞现代渔业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同时积极争取中央资金685万元(农业产业强镇中央财政专项资金300万元),全面提升能繁母猪繁育基地、生猪联合养殖小区等基础设施。目前,巴马燕洞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已建成投产,成为拉动一产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目前在养鱼池84个,投产鱼苗435万尾,实现总产1500吨,产值约6500万元。生猪(巴马香猪)系列产品获有机农产品认证1个、“圳品”认定1个。
突出产业联动,促进绿色生态循环发展
依托主导产业发展镇域辅助产业,构建“多点开花、多业联动”的产业发展态势。聚焦粪污收集储运、无害化处理、肥水田间输送、种养循环利用等难点问题,积极探索规模养殖粪污消纳循环利用模式,引进巴马百宝乡公司、鼎农公司等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火龙果、青柚、巴马甜茶、雷笋等产业2万多亩,实现年消纳生猪(巴马香猪)粪污(有机肥)3万吨以上。同时聚焦产业联动发展,积极引进鑫坚集团、八百里公司等龙头企业建成现代渔业产业园1个、生态高端肉牛示范区1个、小谷鸡养殖基地5个、良种羊循环养殖基地1个、粤桂协作科技创新产业基地1个。目前,全镇共有12个村集体、39个合作社、1.23万户农户参与发展生态渔业、高端肉牛、小谷鸡、特色水果等镇域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年均增收5万元、农民群众年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此外,以燕洞镇双胞胎基地为核心,通过提供种苗、技术、保价回收等形式带动全县21个生猪育肥基地协同发展,实现年出栏生猪60万头以上。
突出示范引领,不断紧密联农带农机制
探索建立“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收益分配”等利益联结模式,支持合作社、农户通过土地流转、产品销售、技术培训、劳务服务、社会化服务等多形式融入参与产业发展,使当地群众从发展产业中受益。探索以五弄片区龙甲、交乐、龙凤、龙田、同合等5个村为试点,推动成立燕洞镇五弄片联村党委,创新推行“五村六联”党建工作模式,积极打造党建联动发展新高地,目前,五弄片区共种植龙骨花1万多亩、油茶面积2万亩、桑园面积3750亩。建立小谷鸡、冷水鱼、肉牛、肉羊、食用菌、中草药等各类基地20个。通过联抓共建,片区五个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