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地方化债:力促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手牵手”

来源:作者:时间:2024-03-04

□ 李静芳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数据显示,地方新增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为有效应对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推动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融合发展,是化解地方债务危机的重要途径。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功能定位,激发市场活力。对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资,政府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全面垄断。相反,在能够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条件下,鼓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通过公私伙伴关系(PPP)模式等创新机制实现合作共赢,是减轻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化解债务危机的有效途径。同时,此类融合也有助于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风险可控、回报稳定的项目中去,从而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

其次,为有效激发社会资本的参与热情,政府需要通过完善法规、强化政策支持和优化服务来提供一个稳定透明的投资环境。包括加强与社会资本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逐步消除可能产生的投资壁垒,为社会资本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和公平竞争的环境。另外,还需设立专项基金,对社会投资项目给予财税上的优惠和支持,以减轻社会资本的投资风险和负担。

再次,加强对PPP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是实现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有效融合的关键所在。要提高项目的透明度和监管力度,确保项目选择的公开公正,避免因特权渠道而产生的资源错配和利益输送。在PPP模式运作上,通过立法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权责边界,制定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原则。确保项目合作双方各自职责清晰,以此降低项目执行中的不确定性,保障各方权益。

国际经验表明,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能够提升项目效率并优化资产配置。例如,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政府通过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成功的经验给出了明确信号,即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融合发展,能够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优化资源配置。

最后,加强跨期间公共投资的规划与绩效评估,实现科学的项目决策和投资管理。通过专业化、市场化的项目评估,确保所投资的项目符合社会需求,具有较高社会收益,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严格监控和评估,不仅能够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补齐市场参与不足的短板,而且对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在防范和化解债务危机中要积极推动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的融合发展。通过制度创新、政策支持、合作模式优化和项目管理加强,补齐市场参与不足的短板,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还能够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资本市场参与者以及监管机构之间形成有效沟通与合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效。

(作者系天津市河西区职工大学金融学副教授)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